中国江苏网6月26日讯
6月18日,2020年“赢在苏州·创赢未来”国际创客大赛最后一场国内赛在武汉落下帷幕。大赛今年首设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华中片四个国内赛区,短短半个月,吸引了400余个国内外优质人才项目参加角逐。7月8日,这些“顶尖选手”将在2020年(第十二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暨首届“苏州科学家日”活动开幕前夕汇聚苏州,展开巅峰对决。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是人才造就了苏州的百业兴旺。”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说,以开放推动创新,必须要以人才集聚提升城市科技创新策源功能,让人才为苏州打造国际化创新高地赋能。
以强大人才链为“产业地标”蓄能
最近,同宜医药(苏州)有限公司“双喜临门”:公司研发的抗癌新药,不仅顺利通过一期临床第一阶段试验,公司还在苏州工业园区的积极协调下,于6月初正式搬进了总面积达3600平方米的新实验楼。
“按照正常节奏,公司将在一年半到两年之内实现上市!”董事长黄保华博士告诉记者,企业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掌握核心技术。去年,他本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他的团队中,不少都是具备海外新药研发经验的博士,目前,他们的药物研发技术已经拿下两项国际专利。
行走在同宜医药所在的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几乎每隔二三分钟路程,就会遇到一家“明星企业”。俞德超博士领衔的信达生物、江宁军博士领衔的基石药业、杨大俊博士领衔的亚盛医药、徐霆博士领衔的康宁杰瑞等9家企业,在过去两年时间里,陆续“抢滩”港交所和科创板,成为国内生物医药业界的一个“奇迹”。而就整个苏州而言,仅生物医药产业就已经集聚国家级重大人才56位,省级重大人才209位,其他各类创新人才近5万名。“顶级天团”的加持,让苏州把生物医药作为“1号产业”底气十足。
苏州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速人才集聚。在1月3日举行的开放再出发大会上,苏州重磅发布了30条“硬核”举措,开宗明义第一条便是集聚国际高端创新人才;5月18日,苏州召开产业链全球合作云对接活动,再次强调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其关键就在于打造最一流的人才支撑。
“筑就更多的‘产业地标’、打造最强产业链,必须以全球视野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加盟。”苏州市市长李亚平表示,今年起,苏州将实施万名高端人才集聚计划,力争三年内引进1万名高质量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形成创新驱动的产业转型升级。
以顶尖人才项目带动创新突破
6月18日,2019年度苏州市“独角兽”企业培育名单正式公布。46家上榜企业中,有16家为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落户企业,占入选总数的 34.8%。在苏州,具有重大创新突破能力的顶尖人才项目越来越多。
“一部5G智能手机其实‘藏着’3种芯片,其中射频芯片中的滤波器,正是‘中国芯’最被‘卡脖子’的部分之一。”苏州汉天下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清华教授介绍,团队通过4年反复试验、试制,已顺利完成滤波器芯片的研发,前期样品性能比肩国外巨头。“近期,园区准备拿出1亿元资金,支持我们建设8英寸MEMS滤波器研发线,量产后将彻底改变我国在此领域长期依赖进口的现状。”杨清华说。
突破技术封锁、填补国内空白、抢占全球市场,“人才引擎”加速启动,苏州创新策源能力节节攀升。在位于苏州科技城的苏州微木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实验室,公司创始人李鹏拿起一片试纸插入一只鞋盒大小的“黑盒子”,2秒钟后,盒子发出“滴滴”的报警声。“这是我们的拳头产品,只要用试纸在物品上擦一擦,就可以快速判定有没有接触爆炸物或毒品。目前,我们已经可以进行纳克级的检测,这代表着全球痕量检测的最先进水平。”李鹏说,创业周平台落户苏州8年来,公司已在现场检测技术细分行业实现引领,产品被应用于全国近70%的机场及一半以上的地铁安检,打破了国外企业对这一市场的垄断。
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朱正介绍,仅从创业周来看,目前引进落户的人才95%以上都集中在新兴产业,其中国家级重大人才141个,超过全市自主申报入选总数的一半,省级重大人才262人,拥有专利授权量8504项。在引进落户的5773个项目中,年销售额过亿项目29个,IPO上市项目2个,人才企业成为苏州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
以最优“生态圈”激发人才创造活力
今年4月,苏州作出决定,把每年的7月10日,即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开幕日设立为“苏州科学家日”,向全球发出尊重人才、致敬科学家的“苏州宣言”。
以城之名礼遇英才,苏州拿出更多“硬核实招”。6月13日,苏州自贸片区发放首批高端和急需人才奖励,34人捧走超800万元奖金。从政策出台到兑现,用时仅一个多月。
“苏州一流的营商条件、产业环境和良好的人才政策,打造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创新创业‘生态圈’,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和资本愿意向这里汇聚。”作为该政策首批获益者,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罗伯托·福西塔诺感触颇深。他告诉记者,最近,礼来在苏州新投资胰岛素灌装工厂项目,已通过审批正在全速推进建设。
“苏州正着力优化政策体系、强化金融支持、加大奖励力度,真正实现人到苏州才无忧。”苏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办主任胡卫江介绍。去年,《苏州市引进顶尖人才(团队)“一人一策”实施办法》正式实施,个性化制定顶尖人才(团队)支持额度和安家政策;今年3月,《苏州市高端人才奖励计划实施细则》出台,紧扣先导产业,瞄准高端人才和急需人才,根据个人薪酬按比例给予重奖,人才最高每年可获奖励 40万元;疫情期间,苏州推出全国市场上额度最高的“人才贷”产品,对领军人才创办的企业和人才个人,提供免抵押、免担保的纯信用贷款,其中,企业最高可贷5000万元,人才个人最高可贷300万元。
一系列人才新政密集出台,传递出苏州不断完善创新创业人才激励机制、汇聚海内外英才再出发的强大决心。苏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陆新介绍,面对疫情影响,苏州把优质的创新创业“生态圈”从现实搬上“云端”。4月8日,苏州 “全球高端网络引才平台”正式上线,可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线上接洽、技术对接、项目路演、政策申请等服务,仅两个月时间,该板块已导入创新创业项目2061个,其中海外项目977个。
记者 高 坡 盛 峥
通讯员 徐瑞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