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在30多年的科研工作中,我始终把需求、前沿、基础作为自己科研词典的关键词。”“基础研究之路很长,要取得突破,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要靠团队长期不懈的积累和坚持。”在10日召开的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宣益民和祝世宁两位院士在发言中不约而同提到了同一个词——“基础研究”, 传递了同样的科研态度——“坚韧执着”。
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好比科技创新的“深蹲助跑”,蹲得深爆发力才强,助跑充分才能跳得更远。没有基础研究的“深蹲助跑”,就无法实现原始创新和技术突破的“起飞跳跃”。宣益民院士扎根工程热物理学科30余载,研究成果有力支撑了我国重大装备的研制和发展;祝世宁院士板凳甘坐十年冷、誓让激光“变颜色”,发明的新材料在多个领域获得重要应用,无疑都是对“深蹲助跑”的有力诠释。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从利用基因检测技术迅速锁定病原体,到运用人工智能缩短疫苗研发时间,再到采用大数据报告支撑疫情精准防控,都是基础研究厚积薄发,解决急迫、重大需求的例证。无论是推动产业升级,增强产业链韧性、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还是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发展新动能,战胜大灾大疫、保障人民健康,都需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需要积蓄更多“深蹲助跑”的力量,助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基础研究不能摊大饼、洒香水、遍地开花,必须找准发力点,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在宣益民院士的科研词典中,除“基础”之外,还有“需求”和“前沿”,这其实就是基础研究的目标。换而言之,基础研究要紧贴国际科学技术的前沿,紧贴国民经济的主战场,紧贴在未来若干年影响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的一些重大的基础理论领域。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精力深耕一域,像祝世宁院士那样“把冷门做成热门,做成国际前沿”,才能铸就国之重器、国之利器。
鼓励“深蹲助跑”,最关键的仍然是继续完善科研评价机制。近几年,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印发多份文件,打破“一刀切”式的评价方式,给予科研人员更大的自由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但也要看到,不同于百米冲刺,科学研究的突破绝非朝夕之功,“深蹲”的时间更长,考验的既是科研人员的定力和恒心,更是相关机制的力度和效能。要继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特别是在经费支持、项目规划上建立长期稳定的支持机制,不以一时成败论英雄,让科学家敢于“十年不鸣”。要在人才选用上更多元,正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激励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持之以恒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破各种“条条框框”,让原始创新“深蹲”下去,才能让科技创新跑得更快、更远。 颜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