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新华日报评论员:合力放大民生“幸福圈”
2020-06-06 07:14: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发展为了人民,人民群众幸福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果的最好检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一年来,江苏全面落实创新共建、协同共进、绿色共保、开放共赢、民生共享的要求,与兄弟省市一起合力放大长三角民生“幸福圈”。

改革开放成就了长三角丰饶富庶的“家底”、海纳百川的气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下好民生“先手棋”、找准幸福“突破口”的关键仍然要靠改革与创新。发展无止境,民生重千钧,长三角地区既是民生幸福“样板间”,也是施政治理“试验田”。壮美的民生画卷正在这片大江奔腾、港通四海的热土上徐徐展开。

以生态共建增进民生福祉。行政区域有界,而自然环境无疆,生态环境的“污水效应”意味着周边地区的环保治理水平对本地区的生态文明同样会产生重大影响。长三角一体化开启了突破行政区域壁垒、守护绿水青山的窗口,以联合河长制为代表的联防联治系列实践,擦亮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底色,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但也应清醒认识到,长三角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活动强度高,生态环境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仍是制约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大短板。要坚持区域统筹,构筑一体化生态环境新支撑,充分运用好一体化发展各项机制,在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宜居环境建设、环境风险预防等方面协同发力,共同为人民群众筑起生态安全的新屏障。

以服务共享释放民生红利。政务服务一体化推动长三角各类资源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进一步促进体制机制一体化和产业一体化,“一网通办”让长三角地区的居民与企业可以足不出户办理多项跨省事宜。在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文化旅游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公共服务的一体化成就了一个个民生“大礼包”,成就了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从就医“一卡通”到旅游“一卡通”,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区域内的民生红利将持续释放。

以互通互补实现均衡发展。长三角要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必须经由更高质量的一体化来实现。从全球城市发展规律来看,公共服务发展水平不均衡会导致高端人才向核心地区聚集,这不仅会加大中心城市的承载压力,也会影响整个片区的拓展空间和发展前景。交通拥堵、就医困难、住房昂贵等“大城市病”,归根结底也是因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为此,要彻底打破行政壁垒,让各种公共服务资源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市场需求真正流动起来,在流动中实现效益最大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沪苏浙皖四地文脉相承、血脉相亲,经济发展差距在不断缩小,在公共服务的互通互补上具有天然优势。如果说交通一体化、产业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的“枝干”,那么一件件具体的民生一体化举措就是无数的“叶片”,“一枝独秀”尚不足喜,“枝繁叶茂”才是长三角一体化的最大魅力。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