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打破地理约束发挥各自优势优化产业布局 长三角产业协作再加速
2020-05-31 07:2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王建朋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王建朋)打破地理约束、发挥各自优势、优化产业布局,长三角正加速以更高水平的产业一体化支撑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位于苏州市吴江区的汾湖高新区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先行启动区,已充分享受到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带来的红利,吸引了不少企业入驻。有望成为国际第三代半导体领军企业,总投资68.55亿元的英诺赛科(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项目就是该区的重点项目之一。

如何用一个充电器满足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多个电子设备的快速充电需求?“基于我们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GaN)作为功率器件,下游企业已推出了65W输出功率的GaN超快速充电器,使用效率更高、体积更小。”英诺赛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骆薇薇介绍,第三代半导体是半导体工业的一次革命性转折点,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机遇期,我们与苏州的先进封装企业、杭州的IC设计公司和上海的化学品公司等正在加速推进更密切的产业链合作。”骆薇薇告诉记者,“利用产业链的辐射和放大作用,汾湖区域将形成第三代半导体的产业集群。”

“周一到嘉善报到,周五返回苏州总部,去年初,跨省上班是工作常态。”5月27日上午,记者在位于嘉善县城东北部的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见到了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招商部副总经理隋晓刚。他介绍,去年11月开工奠基的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是由江苏苏州工业园区开发运营主体中新集团和浙江嘉善县政府合作开发,规划面积16.5平方公里,总投资近200亿元。

按照“万亩空间、千亿量级”的要求,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借鉴苏州工业园区“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产业后配套”的开发理念和成功经验,以智能传感产业为主导,突出聚焦重量级未来产业、推进高质量区域发展。

“既有苏州工业园区‘助力’,又有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加持’,园区将以打造‘苏州工业园区升级版’为目标,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智能传感谷’。”隋晓刚透露,未来或将以传感器研发制造为核心,打通上游芯片核心关键部件和下游汽车电子、消费电子、航空电子等应用制造端,带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首个重要区域合作项目,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一体化的‘超级风口’。”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缪昂感慨,特别是一体化示范区挂牌以来,联系越来越紧密,信息、人才等资源要素正加速向这块区域集聚。

离开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开车向东南方向350公里,便到了中新苏滁高新区。“这是苏州工业园区走出江苏合作共建的首个项目,现已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合作发展的新平台。”中新苏滁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赵永宾告诉记者,园区积极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已累计引进工业项目200多个,其中来自长三角区域项目占比超70%,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及装备制造、营养健康四大主导产业已初具规模。

在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叠加辐射下,凭借着独特的区位优势,中新苏滁高新区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再次迎来协同发展的高潮。“除了项目不断落地、人才不断汇聚,原有企业的二期项目建设也很火热。”赵永宾说。

在园区首批引进企业安徽胜华波汽车电器有限公司厂区内,记者看到,该企业二期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长三角一体化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目前国内生产雨刮器数量最大的企业,我们与北京现代、本田等都有合作,近期特斯拉也在主动与我们洽谈相关业务。”公司副总经理张伟兴透露。

用“园区经验”搞好异地开发,把中新合作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连日来,记者感受到,苏州工业园区模式的成功经验已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发挥出“关键节点”作用。

前期理论研究在上海,项目落地在苏浙皖,背靠长三角广阔腹地,示范区、都市圈以外,三省一市也在加速发挥各自产业优势。“打通基础研究到技术转化这一产业创新链中的‘最后一公里’,很长时间内都面临着高校院所不愿做、单个企业做不了的尴尬处境。”江苏省产业研究院院长刘庆告诉记者,“在不断的体制机制创新中,我们摸索出一条‘合同科研’的路径,通过与企业签署合同,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研发服务,很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截至今年4月,江苏省产业研究院已在先进材料、能源环保、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五大领域布局建设了53家专业研究所,与江苏省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共建了61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累计衍生孵化760家科技型企业,转化4500多项科技成果,服务企业累计超过10000家,实现研发产业产值200亿元。

“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这两天我们又中标了上海‘基于北斗高精度的绿色出行服务应用系统建设及产业化’项目,中标额1000余万元。”刘庆说,“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加速了创新资源端、创新载体端和市场需求端的要素流通,对产业链的长足发展意义重大。”

标签:
责编:马燕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