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5月7日,南京市正式启动梅钢片区51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整治工程。在今年南京列入整治名单的68个老旧小区中,梅钢片区体量最大。这里年代最早的建筑距今已有50年,外立面出新、处理基层防水、修复屋面破损、完善隔热防水功能、增设排水设施等,无不是这一带居民的“急难愁盼”。
随着城市发展由增量步入存量时代,这些受限于当时建设条件,规划不足、布局杂乱、配套不全的老旧小区,正迎来一次脱胎换骨的改造。4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今年全国老旧小区改造量比去年增加一倍。我省今年省定500个老旧小区的改造总量,也比上年多出近200个。
梳肌理,攻坚看不见的“痛点”
76岁的梅钢老职工丁伟住在梅清苑小区近30年,和小区一起步入“老龄”。去年附近小区改造,他十分关注:“刚开始大家存疑,会不会又是拿涂料刷刷、搞搞面子工程?后来马路、排水、屋顶防水等都做了,我们看在眼里,惦记在心里,盼望自家小区也能赶紧改造。”
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是很多老旧小区的通病。下雨漏水、排水不畅、环境杂乱……这些基础功能不足,会严重影响居民生活。
南京市物业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童声龙说,10多年前进行的小区改造,整治费用标准每平方米只有10元至50元,只能简单刷刷外墙涂料。现在,不含二次改水、水电气管网改造等费用,南京整治费用标准基本在每平方米300元。“这轮整治坚持雪中送炭和问题导向,不局限于‘给建筑穿衣戴帽’的简单化改造,而是以满足群众基本居住需求为核心,坚持功能为先,改善老旧小区的内部肌理。”
老旧小区要改成什么样?我省出台的改造意见中归纳了“十有十无”标准,明确了20项内容,比如:要有整洁小区环境、有规范停车场、有安全供水供气、有安防设施设备,无违章搭建、无乱拉电线、无屋面渗漏、无排水不畅,等等。而且,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拓展环境整治和功能提升的内容。
南通市崇川区今年将老旧小区整治经费标准提升一倍,增加到每平方米400元。外墙面涂料使用更加美观耐久的真石漆,水泥砖换成陶土砖,水泥路牙换成石材路牙,管线入地、平改坡屋顶、雨污分流更加彻底。
破难点、除痛点、疏堵点,南京排出拆除违建、整修房屋、疏通管道、整治道路、景观绿化、方便停车、安防技防、线路序化、适老改造等16大类72个子项整治“菜单”,其中,11大类为基本项目,5大类为升级内容,让有条件的小区居民因地制宜“点菜”。
治顽疾,清“飞线”补安防
电动车停在楼下,一根“飞线”从楼上挂下来为它充电——这是老旧小区里常见的场景,由此引发的火灾也时有耳闻。
徐州泉山区苏堤小区已经“20多岁”了,小区里有16栋居民楼,720多户居民, “飞线充电”很常见。“我们清点过,一栋楼最多时有50多根飞线,密密麻麻,凌乱不堪,看着实在让人担心。”泉山区永安街道苏园社区党委书记张玉华说。小区改造时新装了6组充电桩,有69个充电位,“飞线充电”现象基本消除。
一旦小区功能缺失,安全隐患就会越来越多:电线、网线像蜘蛛网一样东拉西扯,单元防盗门年久失修无法使用,监控设施不足,物品失窃、车辆被撬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让居民缺乏安全感,完善安防迫在眉睫。
苏州市姑苏区三元二村整治交通安防时,建起7个非机动车停车库,基本满足了小区居民的停放需求。车库实施智能刷卡充电,1块钱充两小时,充满自动断电,大大降低了发生火灾的风险,里边烟雾报警器、消防喷淋等设施都配备到位。
姑苏区围绕拆违治乱、交通序化、停车增量、环境美化、安防升级、管理提升六方面,对老旧小区进行交通安防整治改造。记者在现场看到,车库一侧原先用来住人的小屋,已改为小区公共卫生间。小区所有路口、每栋单元楼前都安装了监控,在社区综合管理站大屏上显示实时情况,居民遇到什么问题也可以到社区申请调看监控。3年前,姑苏区里河新村居民杨全梅的电瓶车在小区丢失,无处可找,只能自认倒霉。“现在不怕再发生类似问题了,小区实现了视频监控全覆盖,防盗门重修了,路宽了,停车位也有了,能修的都修了,改造很到位。”她满意地说。
筑牢安全防线,要补历史“欠账”,深入梳理小区内部肌理,这个“大动作”推进起来并不容易。姑苏区城管委副主任倪俊告诉记者,仅弱电管线梳理一项,就需要协调多家单位多层级部门协作。
“抠”车位,拆违改绿找空间
停车难也是老旧小区一大顽疾。今年我省将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0万个以上。在原本就空间不足的老旧小区如何“抠”出停车位,考验着各地智慧。
每到夜晚,泰州市鹏欣丽都小区干道上总是停满车,还有很多车因无处可停,直接停在绿化带上。在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后,小区从20号楼北侧的一条绿化带上“抠”车位,保留大树,把小型绿化改造成生态停车位,这一下就增加了30多个车位。
姑苏区把小区的交通安防与公安的交通规划相整合,通过车位改造、道路改造、技防设施的升级、不合理绿化的调整,打通小区的机动车微循环,这样既满足百姓需求,又解决了小区里随意停车、破坏绿化、堵塞消防通道的问题。“我们有一个原则,就是不管怎么改,小区的树木一棵都不少,对有的树会做必要的移位。”倪俊说。
走进姑苏区三元二村,只见两棵大树之间见缝插针地铺设了植草砖,设置一个停车位,有的单元楼前绿化一分为二,嵌入一个停车位,部分违建拆除地安排上车位,在保证消防通道畅通基础上,拓宽的道路上划设了停车位……就这样一点一点“抠”出了665个停车位。“现在小区没有乱停车现象了,车位多了,我女儿开车回来就方便地停在家门口。”居民吴文英说。
南京不少老旧小区也在“抠”车位。去年完成整治的世纪苑小区,通过在小区原有部分裸地上增设停车位,在宅间绿地增设嵌入式生态车位,将原来的斜线车位改为直角车位,满足4米消防车道基础上划设路边停车位等方法,新增了100个停车位。自2016年启动此轮老旧小区整治以来,南京已累计增加1万余个停车位。
“从根除困扰居民多年的小区‘老大难’问题出发,地上地下统筹,里子面子并重,南京整治后的老旧小区基本达到路平、灯亮、水畅、便捷、有序、景美等标准,小区房价也得到显著提升。”童声龙说,到今年底,南京将基本完成主城六区2000年以前建成、尚未整治的非商品房老旧小区整治。
记者 白 雪 刘玉琴
陈雨薇 王晓映
观察者语 >>>
补齐“住”的功能
对于老旧小区的广大居民来说,由于房屋原来的建设设计标准较低,加之维护、养护不到位,经年累月,房屋的居住功能就会表现出太多的不足,进而影响生活。
过去,很多地方已对老旧小区展开修补,但大多聚焦于水电气路等单项改造,或简单刷刷外立面,因此会出现反复改造、多次扰民的现象。作为城市机体上局部衰老的组织,老旧小区要重新焕发活力和光彩,太需要一场深入内部、全面补齐短板的综合整治了!
“房子是用来住的”,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对住房回归居住本性的民生期盼,同样也是老旧小区居民对补齐房屋居住功能的渴求。摒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地上地下统筹,面子里子齐抓,从地下管网到道路通行,从整修房屋到小区景观绿化、方便停车、安防技防等,把满足“住”的功能都补齐到位。这样,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更方便、更舒心的家园中,过上与现代城市发展同步的美好生活。 白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