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屏的演讲视频《后浪》,引发不少热议。有观点认为,虽然大多数年轻人是“后生可羡”的奋斗者,但也有少数年轻人习惯于依赖家人、对奋斗无感,其言行不仅不足以令“前浪”称羡,恐怕还会带来不少负面影响。
这种担心是有现实依据的。媒体报道中,我们见识了一个“富养”少女,16岁了还要家长喂饭穿衣;一名留学生和家人唯一的交流是要钱,败光200万元最终弃学;31岁的司机伪造驾驶证被依法处罚,父母却认为他“只是个孩子”,责怪交警处罚过重。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巨婴”,无论生理年龄几何,心理却停留在只懂索取的婴儿阶段,不会奋斗、不懂感恩、没有担当。试想,这样的年轻人,怎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又怎能成长为“后浪”呢?
“巨婴”的产生与劳动教育缺失不无关系。他们大多从小缺乏参与家务劳动的意识和经验,在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中与劳动割裂开来。长期以往,容易形成“好逸恶劳、嫌贫爱富,不尊重劳动和普通劳动者”的错误思想,逐步染上好逸恶劳、眼高手低、啃老、脆弱等“巨婴”通病。近年来,诸如小学生家长请保洁阿姨代值日、大学生家长请家政公司代照顾等新闻屡现报端,从“被值日”的小学生到“被照顾”的大学生,不事劳动的“巨婴”,体会不到劳动的付出和收获,自然也就无法形成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
让“巨婴”走出精神哺乳期、真正长大成人,关键还在劳动教育。疫情期间,一批青年人毅然担负起一代人的责任,90后、00后青年医务工作者驰援湖北,书写了青春赞歌。他们在厚厚的防护服下也许汗流浃背,但完成任务返回时,摘下口罩的脸上都是笑。这说明,美好和收获,需要在劳动实践中寻找。孩子们从小接受劳动教育,必将对品格、能力的成长带来强大的正面引领。帮忙刷刷筷子洗洗碗,孩子们即能感受到家长的辛苦、涵养感恩的心。参加帮农、帮工等社会实践,孩子们能体会到劳动实践转化为劳动成果的美妙,从而认同通过奋斗才能获得成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劳动教育的本质是实践教育,它不仅与“德智体美”的重要性并列,还起到重要的催化作用,帮助孩子善用身体丈量世界,活用实践验证新知。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把劳动教育变成了一门“人生必修课”。家长只有走出“富养论”“学习唯一论”等教育误区,认识到劳动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变“我心疼”为“你能行”,才能让孩子通过汗水挥洒的“咸”来品味人生收获的“甜”,也才能在砥砺实践中,成长为社会的栋梁、发展的“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