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16日讯 记者从16日召开的江苏省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根据预测,今年长江下游及江南北部地区可能在5月就有早梅雨出现,汛期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至5成,主汛期长江流域可能有大范围流域性异常多雨和特大洪水发生;淮河流域也可能发生中等偏强洪涝,气象年景总体偏差。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我省各级各部门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切实做到准备充分、防范科学、应对有效。
气象年景总体偏差
“去年冬季以来,无论是全国还是江苏,天气气候状况总体上呈现较为异常的状态。”会上,省气象局局长于波通报了今年汛期气候趋势预测情况,从我省来看,气候状况呈现降水偏多、气温偏高的特点。全省降水量普遍偏多1至4成,淮北北部偏多5至9成。1月初的连阴雨过程持续20天,是1961年以来冬季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连阴雨天气。全省气温异常偏高,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4摄氏度,是1961年以来最高值。
据预测,今年汛期我省气候状况正常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较多。主汛期(6月至8月)全省降水与常年基本持平,但时空分布严重不均,特别是沿江苏南地区和淮北北部地区降水较常年偏多;气温总体较常年偏高,高温日数偏多,仍有可能出现阶段性干旱。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天气气候异常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均有所增加,需做好防御极端事件发生的应急准备和各种防汛、防灾准备工作。”于波表示,今年汛期天气气候形势不容乐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面临严峻考验,气象部门将提前部署汛期准备工作,做到“组织、制度、装备、技术、应急”五个到位,全力备战汛期气象服务。
我省近年来多种自然灾害频发、防洪排涝能力仍然存在短板。会议明确,要增强忧患意识,提高自觉性,增强预见性,坚持战略思维、底线思维、系统思维,抓早抓实防汛抗旱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切实提升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保障能力。
防汛工作即将进入实战状态
5月1日起,我省就全面进入汛期,防汛工作即将进入实战状态。我省将突出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群防群控,防汛抗旱并举、流域区域统筹、城市乡村一体,全面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大江大河大湖、大中型水库、大中城市防洪安全,保障中小河流、小型水库安全度汛,保证各类调水输水线路安全畅通。
“我们及早部署对各类工程进行全覆盖检查,并对安全隐患进行了检测分析。”省水利厅厅长陈杰表示,水利部门强化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抓实防汛抗旱各项工作,做到标准内洪水保安全、超标准洪水有对策。各地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对影响安全度汛的险工患段和薄弱环节进行再检查、再落实,抓紧整改落实到位。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清理行洪通道障碍,强化水库安全和台风防御。落实太湖蓝藻打捞、湖泛巡查、生态清淤和调水引流等措施,努力实现太湖“两个确保”。
今年,我省将推广运用沭阳县新沂河抗洪巡堤查险经验,加快巡堤查险队伍专业化建设,通过“政府+市场”的机制,引导企事业单位组建巡堤查险专业队伍,最大限度提高巡堤查险效果。苏州市推进智水苏州—防汛排涝应用系统建设,在城市外围、重要湖泊出入口、区域河道首末端等系统布设水文站点,完善水文感知监测网络;同时建设城市中心区河网水量数值模型,完善水利工程精准调度系统,实现科学、精准、高效调度。
目前,省市县储备块石163万吨、“三袋”4015万只、土工布339万平方米、木材9013立方米,防汛物料基本满足正常年景防汛抢险要求。
备预不虞,确保万无一失
去年,我省遭遇了60年一遇气象干旱,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华东第三强台风纵贯全省,并引发沂沭泗地区发生1974年以来最大洪水。依托较为完善的水利工程体系和防汛抗旱运行机制,我省通过科学预测预报、精准调度运行、周密组织动员,做到了大旱情无旱灾、大洪水无洪灾、强台风无伤亡,粮食生产丰收。
今年,面对复杂的防汛抗旱形势,全省各级各部门见微知著、未雨绸缪,扎实做好各项防汛准备,确保万无一失、安全度汛。
“我们有序开展汛前各项准备工作,提升水旱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省应急管理厅厅长陈忠伟说,应急管理部门突出抓好以综合性消防队伍为主力军、各类专业队伍为骨干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构建省域全覆盖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具备城乡防汛抗洪、城市内涝抢险的实战能力。汛期实行24小时战备值班,确保省内发生险情时,能够全域机动、有效实施抢险。此外,与自然资源部门联合,摸清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基本情况,提前落实巡查、监测、预警等工作措施。
泰州里下河地区是全省的“锅底洼”,防汛工作任务重。该市抢抓主汛期到来前的时间,集中力量对里下河地区前期各级河长巡河、河湖“两违”整治、去年汛期以来排查发现的问题隐患、险工险段整改情况组织“回头看”。泰州市副市长陈明冠表示,将加快实施里下河平原洼地治理、蚌蜒河整治等重点工程和各类河道疏浚整治项目,力争汛期发挥效益。加大对主河道渔网、鱼簖、沉船等各类阻水障碍物清理力度,提高河道引排功能,确保河道行洪安全。
依据国家防洪法,防汛抗旱工作实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为做好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确保安全度汛,会上,省政府与各设区市政府签订了2020年度防汛抗旱工作责任状。
记者 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