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召开市县乡村四级干部视频会议
赋权强基 让基层壮起来干开来
中国江苏网3月27日讯 (记者 汪滢) 3月26日上午,扬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动员大会,市县乡村四级干部采用分会场视频方式参加会议。扬州市委书记夏心旻表示,在持续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两个多月取得阶段性成效的时间节点召开这样的大会,专题部署基层基础建设这项工作,是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强基层打基础的现实需要,也是从这次疫情防控战中得到的重要启示。只有基层强起来、壮起来,安全、稳定、环保等底线底板才能守得住、稳得好,才能一门心思忙发展、一门心思忙招商、一门心思上项目。
近年来,扬州在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社区治理方面作出不少探索。江都区小纪镇构建起了“集中高效审批、强化监管服务、综合行政执法”的基层政府治理架构;邗江槐泗镇通过党建引领,实现了村镇一张网治理、一站式服务;仪征新集村设置“首席来访接待桌”;宝应南园社区建设“智慧南园社区服务平台”, 把社区创新管理建在网格上;广陵文昌花园社区深化“网格长—组长—楼栋长—志愿者”四级治理格局,实现了网格“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的全覆盖,在这次疫情防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基层基础和治理体系中普遍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比如村居承担大量行政事务,基层干部和社区工作者疲于应付;部门治理力量和资源没有真正扎根基层,造成“有权的不执法,没权的管不了”;基层干部压力大、待遇低、出路窄……基层工作千头万绪,迫切需要聚合力量整合资源。
扬州作为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单位,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及时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重点就是解决好头重脚轻、车大马小、责大权小等乡镇普遍面对的治理难题和发展制约,让群众的事情可以在家门口办好。”市委副书记孔令俊说。
在此次出台的《意见》中,扬州在赋权、机构设置和激励机制的设计上亮点不少。赋权到位,让镇街“强身”。以县为单位赋予乡镇(街道)46项行政审批权和323项行政执法权。设置精简,让机构“瘦身”。实施扁平管理,乡镇原则上设置“一办八局”9个职能机构,街道一般设置“一办七局”8个职能机构。“五大中心”及相关站所全部整合成立为乡镇(街道)综合服务中心。设在乡镇的县级派驻部门一般实行属地管理,并赋予乡镇“调度权”“考核权”“任免建议权”。同时建立市县乡三级实体化指挥调度中心,完善网格化组织运行架构,让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畅通起来。提高村党组织书记待遇,完善城市社区工作者“基本工资+绩效收入”薪酬机制,畅通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渠道,同等条件下优先招录,充分调动基层工作人员积极性。健全完善基层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加大保障力度,使村居干部和社区工作者工作中既有“面子”也有“里子”,成为踏踏实实为民服务的“永久牌”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