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这个双休日,宅家日久的南京市民纷纷举家出游,从江南的云台山、牛首山到江北的老山,各乡村旅游点人气看涨、消费回升,人们尽情享受着阳春三月的美景,放飞心情。
村前私家车停了3公里
江宁区西部旅游生态示范区的黄龙岘村两边青山排闼,茶山竹海绵延,距离市区仅三四十分钟车程,是南京市民春游必到之处。21日气温最高达28摄氏度,记者下午1点在黄龙岘看到,私家车沿着村前道路首尾相接,从村东头的晏湖一直停到3公里外的战备水库,村里4个停车场已停满。
村口黄龙潭下的大草坪上,一顶顶帐篷色彩斑斓,游人们惬意地打牌、吃零食、放风筝。商业街上人流不息,茶馆、餐馆、土特产店全部开张,香椿头、山竹笋等时令菜沿街开卖。到下午2点多,农家乐餐饮点还在翻台。“今天少说也有20桌!”“语晴茶餐厅”老板开心地说。“培萍土菜馆”室内开饭店、临街卖零食,炒米8元钱一小袋,大半天卖了100袋。
云台山脚下的石塘人家距市区较远些,22日也迎来了大客流。“今天估计来了500多辆车,中午我们开始限流了。”横溪街道旅游办负责人束珊珊说,村里停车场已经全满,许多私家车只能停在村对面的山道上。“下午2点我们还在忙,昨天总共才开了两三桌,今天一下开了十几桌,赶紧找亲戚朋友帮忙。”“溪山居”老板娘许红艳高兴地说。
同样采取限流的,还有浦口区老山脚下的不老村。“今天景区限流500人,请游客戴口罩、出示二维码门票。”记者21日看到,私家车在村后山道上停了1公里长,入口处广播里“入园须知”循环播放,景区农家餐馆、咖啡店、市集多已开张,孩子们兴奋地骑卡丁车、放风筝,追逐玩闹。
民宿业复产存在冷热不均
农家乐餐饮纷纷“复工”,民宿业也慢慢“复苏”。21日,南京市民田先生带领亲戚朋友5家十几口人,包下了黄龙岘茶乡星谷5栋独栋民宿,22日中午结账退房,“住宿+餐饮”花了2万多元。“春节前就订下来了,没想到给疫情耽搁这么久——这里风景真好,下次还要来。”田先生说,“茶乡星谷”木结构民宿凌空架在竹海之上,值得体验一番。
横溪街道龙乡双范村是江宁交建、旅产集团整村打造的民宿村,不但整修改造出半坡、贵园等多个民宿点,还配套了图书馆、露天剧院、马场、牛奶吧等休闲娱乐服务,整个山村依山傍水,十分宜人,21日客人共入住6个房间。“这里很适合度假,尤其老年人可以看书、钓鱼、做理疗。”江宁旅产集团总经理钱鹏辉说,他们在龙乡双范开展“我在江宁有个家”活动,向55周岁以上人士派发优惠券,游客老两口每天花200元可入住民宿,3天内吃住全包。
“侘寂”是不老村最大的民宿,拥有15间客房,私汤温泉、泳池、娱乐室、书屋一应俱全。“门店正在审批,准备4月1日复业,但4月份的客房已基本被订光。”侘寂品牌创始人许风介绍。不老村另一家民宿“悠山客栈”21日复业,负责人沙烨说,这两天店里4间客房也都已订出。
相比这些专业民宿品牌,农家乐餐饮点利用农房改造的民宿由于环境设施不佳,入住率还很低。“我们10多个房间,这两天仅两间有人入住。”南京某旅游专业村农家乐老板说,该村另一家规模较大的民宿业主,8个房间周六晚也只入住了一间。
乡村游送来“春消息”
“乡村旅游就像是‘报春鸟’,给我们送来了旅游业的‘春消息’。”近期一直关注旅游市场的省文旅厅产业发展处处长陈劲松兴奋地说,相比公园景区和知名景点,乡村旅游布局分散,民宿经营点以低层、独栋房屋为主,人员聚集程度低,因此更有条件率先复工。
陈劲松介绍,2003年“非典”过后,旅游业恢复也是先城市周边、再远途城际,先自驾自助、再跟团出行,进而逐步全面复苏。不同的是,那时乡村旅游还未起步,如今则已如火如荼。另一方面,疫情的发生让人们对旅游食住安全更加关注,卫生条件好不好,从业人员素质高不高、环境设施设备怎么样,成为游客的最大关切,而这也将影响行业发展、导致市场分化。
记者在一些旅游专业村看到,不仅民宿业由于环境品质有别出现冷热不均,农家乐餐饮人气差异也很大。环境设施好的、卫生讲究的,食客很多;一些店家忙不过来,餐桌上剩饭剩菜来不及收,地上散落着用过的餐巾纸团,厨师服务员不戴口罩,卫生间里不备洗手液,有的挂着旧毛巾给人擦手用,让人很“倒胃口”。许多游客宁可坐在草坪上、呆在帐篷里,掏出自带的干粮、茶水、果盘“垫垫饥”,也不愿意进店消费。
“复兴乡村游市场,一要恢复信心,二要建立信任。”江宁交建、旅产集团董事长费盛忠说,目前市场上品牌民宿环境品质很好,但市民了解不多,政企联手送优惠给游客,不仅让利于民,对市场信心也是提振。像不久前南京发放的“金陵乡村踏春行”消费券,就很受欢迎。紧随江宁交建、旅产集团之后,浦口不老村也推出了399元旅游套餐,包含一晚住宿、一顿正餐以及露营、烧烤等活动,上线一周以来接到近200笔订单,有助于进一步集聚乡村游人气。而要建立游客对乡村游的信任,不但食住条件要干净、整洁、卫生,还得使消毒柜、洗手液等成为“标准配置”。“在这方面国资旅游平台要带头,帮助、引导农家乐餐饮点改善卫生条件、养成卫生习惯。”费盛忠说。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顾巍钟 沈佳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