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1岁女孩欣妍来说,刚刚过去的2个半小时,是近两个月来最为难忘的一段时光——她将酝酿数日的一个梦想变成了现实;她得到了新晋偶像的特别鼓励,“六年后,我们在南京医科大学相聚。”
回家路上,欣妍笑得格外灿烂,就如路边正在怒放的樱花。
特别的礼物
欣妍是黄石市中山小学六年级学生。
这个寒假,考验从天而降。和所有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们一样,她的活动范围,也仅限于自己的家中。“一切为了防疫!”妈妈熊亚琳曾这样跟她解释。
原本,熊亚琳禁止欣妍在家看电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为了让孩子了解外面正在发生的事情,配合学校教学,熊亚琳放松了这一限制,“她会每天收看新闻,对疫情的发展变化,比我还清楚。”
3月17日下午,孩子收起天真活泼的一面,显得心事重重,“妈妈,江苏医疗队是不是快要从黄石离开了?”
熊亚琳不知如何解释。
欣妍转身回到自己房间,掏出500元交给熊亚琳,”你能帮我买一个大蛋糕,送给鲁伯伯和江苏医疗队的叔叔阿姨吗?”
“鲁伯伯”是指江苏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南医大附属逸夫医院院长鲁翔。
她还告诉熊亚琳,在她印象中,有蛋糕意味着有值得庆祝的事,她想用自己积攒的零花钱,感谢鲁翔及江苏医疗队的队员们守护家乡黄石。
考虑到将蛋糕送至医疗队驻地酒店的难度,熊亚琳并未在意。
18日一早,欣妍又找到熊亚琳追问送蛋糕一事。得知礼物并没有如愿送到“鲁伯伯”手中后,欣妍伤心得哭出声来,指责妈妈“是个大骗子”。
熊亚琳瞬间明白,对孩子而言,这是一份特别的礼物,她想送给心目中的偶像,以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
谢谢你们,守护黄石
欣妍的执着打动了熊亚琳。
3月18日原本是熊亚琳着手准备公司复工的日子,考虑到孩子的心愿还未完成,她暂停了这一工作。她让欣妍的爸爸开车带着孩子出门,找到黄石万达广场附近的一家蛋糕店,定制了一个16寸的大蛋糕,价值428元。
回家后,欣妍的情绪逐渐好转了过来。
她钻进书房,端端正正地坐在书桌上,奋笔疾书。过了一会儿,她将一封手写的书信递给熊亚琳。
信,是写给“鲁伯伯”及江苏医疗队的。
在信中,欣妍说:“我每天都关注着有关你们的新闻和报道,被你们感动着……我还看到,你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医院、病房和时间赛跑,从病毒手上夺回生命,谢谢你们为我家乡拼命!”
读罢书信,熊亚琳深受触动,“感觉这段时间,孩子的心灵得到了快速成长。”
当天下午,她和丈夫一起,取回蛋糕并购买了一个信封。随后,他们带着欣妍一起,驾车来到江苏医疗队驻地酒店——磁湖山庄。
在酒店门口,车辆被哨所值守人员拦了下来。
欣妍显得有些失落,她将蛋糕和书信放在了哨所,并恳请值守人员将礼物转交给鲁翔及江苏医疗队。
“要谢谢他们,守护黄石。”她语气坚定。
受邀参加仪式
下午5时30分许,欣妍坐在爸爸驾驶的车上,准备回家。
车辆刚刚转入杭州路,她的电话手表便接到一通来电:“小欣妍,我是鲁伯伯,我收到你的信和蛋糕了……”
“爸爸,掉头!掉头!”欣妍坐在后排,大声喊。
在接下来的对话中,熊亚琳这才知道,他们离开后不久,哨所的值守人员就将蛋糕送到了酒店。鲁翔收到礼物后,根据欣妍登记的电话,拨打了过来,并邀请她共进晚餐,参加随后举行的江苏医疗队新党员宣誓仪式。
再次回到磁湖山庄,酒店门口已经聚满了医疗队员,鲁翔也在其中。
他摸着欣妍的头,和她交流起来;他将江苏医疗专家黄英姿介绍给欣妍认识;他还告诉欣妍,他想让欣妍和江苏医疗队队员们一起分享蛋糕……
熊亚琳注意到,有不少江苏医疗队队员拿出手机,记录着这一过程;有人低声讨论着欣妍,为她点赞。在接下来的两个多小时中,鲁翔则一直带着欣妍,和她聊天,陪伴她吃饭;并在新党员宣誓仪式上,安排欣妍坐在他的身旁。
“从未想到孩子的一个小小心愿,竟然引起如此重视。”她告诉记者,在某些瞬间,她的眼眶一直都是湿润的。
医生梦
实际上,这并不是欣妍第一次透露出感恩的想法。
疫情发生后,城市按下暂停键。熊亚琳主动与黄石市中心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五医院、爱康医院、阳新县中医院等多家医院取得联系,筹集防护物资,进行捐赠。在此期间,欣妍曾告诉妈妈:“我存下来的压岁钱和平时积攒的‘家务赚’,有1000多块,你能帮我捐给白衣天使吗?”
通过日常信息的耳濡目染,欣妍还逐渐建立了一个“医生梦”。
在江苏医疗队新党员宣誓仪式受邀发言时,欣妍说:“今年是我小考,六年后我参加高考,我的愿望就是考进‘北大医学院’,像鲁伯伯、你们一样,成为美丽的白衣天使……”
鲁翔笑着回应她:“六年后,我们可以在南京医科大学相聚。”
善意的种子在一名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鲁翔对此也很感动。
他表示,他会将欣妍的书信带回江苏,他会牢记3月18日这一特殊日子,并将这一天视为江苏医疗队所有队员们的第二个生日,“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孩子都在向我们致谢,我们这一行,也收获了满满的感动!”
熊亚琳则告诉记者,她从未像此时一样,觉得孩子,长大了。
(记者 陈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