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省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挽救生命不惜一切代价。目前没有死亡病例,前期治疗取得阶段性积极成效。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有哪些经验可供借鉴?为了防止院内感染,江苏省采取哪些预防措施?记者7日上午采访省卫健委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黄茂教授。
问:请您先谈一下江苏省最新救治情况?
答:至3月6日24时,江苏省共确诊631例,出院601例,目前95%以上确诊病例出院,治愈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余下的少数住院病人也在积极康复中。连续17天无新发确诊病例。
问:江苏省治愈率较高,重型、危重型发病率比较低,这主要是因为采取了哪些策略?
答:为了确保高质量救治、打赢这场抗“疫”战,全省集中最优质的医疗资源、最好的专家队伍、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形成救治资源集聚优势,全力以赴、众志成城。
一是治疗救治实行“分片分区”管理。集中全省呼吸、重症、感染、院感、中医等专业83名专家力量,组建省级专家组,实行分级分片负责,责任落实到人。省级专家312人次巡诊会诊病人812人次,市级专家1667人次巡诊会诊病人3648人次,进一步提高医疗救治质量。二是注重加强多学科协作,例如对病例全程开展心理干预治疗,加强康复指导、营养支持,严密出院病例随访复诊等。三是注重中西医结合,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制定新冠肺炎中医诊疗方案,组建中医会诊专家队伍,开展中西医联合救治,积极发挥中医药抗疫作用。
问:取得这样的阶段性成果,最关键的措施有哪些?
答:关键还是一个“早”字,也就是坚持关口前移,抢占“早诊早治”的先机。一是确诊病例早发现。组织制定预检分诊规范流程,所有二级以上医院预检分诊点均配备1名以上呼吸科或感染科高年资医师。在医疗机构设置发热门诊541个。1月20日以来,江苏省发热门诊累计就诊人次数480917人次,发热门诊累计留观人次数56968人次。对疑似留观病人第一时间开展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快检。二是病情变化早预警。率先建立轻型转重型预测模型,汇聚全省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临床数据信息,对全省新冠肺炎病例病情变化进行预警,为救治赢得宝贵时间。三是重点人群早干预。重点关注老年、孕产妇、儿童、合并其他基础病和肥胖病例等重点人群,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四是重症医学早介入,把重症医学技术力量充实到省市级专家组和隔离病区一线。在隔离病区一线,每一位患者都有一名ICU主治医师以上的技术骨干负责救治。
问:为了防止院内感染,采取了哪些预防措施?
答:一是从严制定院感防控标准。在国家有关规范的基础上,结合江苏实际,制定江苏省新冠肺炎医疗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处置技术指南、加强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建设管理等6项制度,完善医用外科口罩佩戴流程等17个操作流程,让所有医务人员全面便捷获取和掌握防治知识和防护技能。
二是从严组织医护人员培训。先后就新冠肺炎救治相关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方面组织6次全省视频培训。分层分级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演练和考核全覆盖,确保人人过关,提高防范意识和防治能力。
三是从严执行院感防控制度。严格执行一、二、三级标准防护,规范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实行医疗区和非医疗区分隔管理,加强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留观病室等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管控,做好新冠肺炎医疗废物的收集、贮存、运输、处置。
四是从严开展院感风险摸排。医疗机构每日排查就诊病人、住院患者和本院职工,深挖流行病学史,尽可能筛查轻型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疫情防控期间合理安排住院和择期手术,所有手术患者全部进行核酸检测。暂停传播风险较高的口腔诊疗、集体健康体检等服务,降低院内感染风险。
五是从严加强院感督导检查。组织专家定期开展院感防控督导,覆盖全省13个设区市,及时通报发现问题,做到重点部位防控无死角,风险点防范全到位。探索建立院感防控工作约谈制度,树立底线意识,压实岗位责任。
问: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信息技术手段发挥哪些关键作用?
答:江苏省建设新冠肺炎病例远程诊疗专家系统,建立远程会诊制度。成立省远程会诊中心,根据需要每日开展远程会诊,指导全省面上救治工作和对武汉、黄石提供远程会诊支持。截至3月5日,开展远程会诊271例次,近期连线湖北开展远程会诊20多例次。我们还通过“江苏健康通”APP,统一为全省居民提供互联网发热门诊咨询、发热门诊导航、来苏人员健康状况申报、疫情防控知识等综合性服务。此外,利用互联网+救治管理,缓解医院接诊压力,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减轻基层负担,提高数据上报准确性。
本报记者 仲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