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人心,记者近日探访在南京的4家定点收治医院,第一时间回应公众关切,致敬义无反顾投入战役的“白衣战士”,他们用初心和坚守为生命站岗,筑牢人民的健康防线。
从第一关开始完善全诊疗流程
“疫情不退,我不退!”28日上午,南京鼓楼医院会议室,医护人员戴着口罩庄严承诺。“为了让更多医务人员参与抗击疫情,我们今天再次召开动员大会,医护人员共同宣誓并签署承诺书。”南京鼓楼医院院长韩光曙说。
在南京鼓楼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专用病区”,医护人员严阵以待。“医院腾空重症监护室B区,为后续危重病人收治提供专用病房。”韩光曙介绍,发热门诊完全按照规定流程设置,一旦发现可疑病人,在送检期间医院保证一名患者一个单独病房。专用病区目前共有15张床位,另有空间可再安排10张床位。
为了应对突发情况,病区设备进行升级。记者注意到,除了呼吸机、监护仪等必需设备外,每个病房外还有一台移动查房车。“病区有两个通道,一个是病员专用通道,一个是医务人员专用通道。”南京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虞文魁介绍,整个病区设置单循环通道,医护人员更换隔离服的“清洁区”与病毒“污染区”完全隔开。患者将从专用通道进入病区,经过治疗康复后从另一道门出病区。医护人员从专用通道进出隔离病区。“除了必须进入病房的操作外,医护人员在病房外,通过移动查房车24小时监控病人的生命体征、各种生化指标等。”
“我们还重塑发热门诊流程,梳理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流程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流程、样本采集送样流程、发热门诊病例上报流程等。”韩光曙说,南京鼓楼医院建立以呼吸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为主要力量的院内专家会诊组,为高度疑似病例进行院内会诊分析,指导发热门诊一线工作。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介绍,接到定点医院指示后,医院党政领导多次召开碰头会,研究部署防控工作,不断完善医院收治流程,隔离发烧病人和普通病人;做好第二第三梯队储备预案;院领导春节期间全部在岗,全院医务人员均提早结束假期回宁待命。中大医院副院长黄英姿说,截至28日晚,中大医院尚未收治一例疑似或确诊病例,但医院上下高度重视,从第一关分诊开始做好全诊疗流程。
“穿上防护服,我们都是战士”
28日,匆匆吃完午饭,在穿上防护服进入病房前的间隙,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分院(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结核一科主任胡春梅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作为定点收治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分院集中收治目前所有的确诊和疑似病例。16日起,医院筹备成立疫情防控队伍。作为南京市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专家组成员、防控队伍治疗组组长,胡春梅连续7天驻守医院。“只要穿上防护服,我们就都是战士。”胡春梅说,一线医护实行4-6小时轮班制,有时候一天会轮到两次,外围辅助科室则24小时待命。
近距离接触病人、问诊、带病人拍片……每次从病房出来,医护人员浑身湿透,往往会在脱下防护服的瞬间,突然感到腰酸背痛和汗流浃背的虚脱感。而来自同事、家人的问候、叮嘱,即使隔着屏幕,也是如今严峻形势下的一股暖流。
勇挑重担、履职尽责、齐心抗疫……在南京市第二医院,这样的“白衣战士”还有很多。退休数年的范春红曾多次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有着丰富的防控经验。听说疫情后,范春红劝说儿媳带着5个月大的孙儿回娘家,来到医院请求尽一份力。医务处副主任陈蕾不久前刚刚休完产假,疫情发生以来,每天奋战在医院,常常工作到凌晨才能休息。一线治疗组成员成骢,女儿今年即将高考,父亲千里迢迢奔当医生的女儿来看病,她都无暇顾及……
“越是特殊时刻越是保持乐观心态”
28日,记者联系到“心理疏导群”发起者唐豪,这是他被隔离的第二天。
39岁的唐豪带着家人去泰国旅行,27日凌晨,唐豪乘坐的FD326航班落地南京禄口机场,和其他乘客一起集合乘坐大巴,抵达暂住地。“得知航班乘客中有37名武汉籍旅客,而且有几位出现发热症状,我一下子紧张起来,尤其担心老人和孩子。”唐豪说。
“虽然入住条件挺好,但大家普遍比较焦虑。第一个夜晚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无眠之夜。”在乘客微信群内,唐豪感受到焦虑和不安在同行旅客中蔓延。“越是特殊时刻越是要有乐观积极正能量的心态。我告诉大家,保持镇静乐观,自己的免疫力会自动加成20%。”唐豪把自己的观点发到群里,很多人点了赞。“为什么不组建一个心理疏导群呢?”唐豪的倡议得到20多人响应。“在心理疏导群里,我们分享在泰国旅游经历,聊美食、聊风景。大家一起互相鼓励,一下子消除了不安情绪。”
正聊着,唐豪收到消息,和他们同机的发热症状人员全部检测“过关”,这也意味着他们可以顺利回家。这个刚刚组建一天的群里,充满喜悦和祝福的话语——“以后有空来武汉玩”“祝武汉的朋友们一路平安”“风雨同舟,大家加油”。
“你看,好消息马上就来了。先给爸妈报个平安!”唐豪说,这次特殊的经历,让他思考许多,“这个仅仅存在一天的‘心理疏导群’弥足珍贵——这是遇意外后的互助与乐观,也提醒自己,要认真体验生命和生活的美好。期待疫情赶快过去,大家健康快乐幸福。”
本报记者 沈峥嵘 王甜 王拓 张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