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省交界、环绕主城的徐州市铜山区,在江苏乃至全国叫响乡村治理品牌。2019年12月,全省加强乡村治理提升乡村文明水平现场推进会在铜山区召开,汉王镇和柳泉镇北村分别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示范村。
1月初,记者走进铜山区,看当地自上而下、由内而外重构乡村秩序,让基层党组织更强,让村居环境更美,让群众精气神更足,让治理体系更顺,从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之乱,乱在无序;乡村之治,重在秩序。铜山区委书记王维峰说,按照徐州市委部署,铜山将加快建设以党建为引领、德治为先导、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的“四位一体”社会善治先行区。
上下共治,
党建强起来百姓动起来
一年前,当张集镇二陈村党支部书记陶明利到村上任时,乡亲们有疑问:这个80后的外乡人能治好村吗?
“过去综合排名在全镇倒数,今年有望进前三,全市‘软弱后进村’的帽子也摘掉了。”如今,陶明利交出“高分卷”,增添村民获得感。从扩建道路到改造自来水管网,从绿化亮化到新建广场,二陈村的改变,大家看在眼里。张集镇组织委员路彬说,现在任用村干部就是“能者上”,“如果不作为,哪怕之前干了再多年头,照样被免职。”
选好“带头人”,建强党支部,乡村治理有了“主心骨”,也改变了旧有的组织秩序。近年来,铜山区清理59名不符合条件村干部;对31个后进村、68个薄弱村选优配强班子;投入6200余万元开展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
强党建,促治理。铜山区还以党小组为单位,从各村优选900多名“党员中心户”,每户联系10到15户村民。他们定期、不定期召集大家上门座谈,宣传政策、了解民情、化解纠纷。棠张镇跃进村党员中心户陈善强笑言:“在家做党建,党建做到家。”
不只是党员干部,普通群众也通过基层民主协商等方式参与到乡村治理中。二陈村农户许德海告诉记者,他作为群众代表,已参加几次议事会。最近,村里建起钢结构厂房,就是大家共同商量的结果,避免了村干部“一言堂”,让村民心里更敞亮。
内外兼治,
人心聚起来环境美起来
春节临近,棠张镇沙庄村的“文艺骨干”又忙活起来了。“我们打算组建舞龙舞狮队,春节就登台。”村民张荣玉有理由期待,上一年,村里的新春百姓大舞台格外火爆,上千人一起联欢,节目整整演了一天。今年,村里除了进行文艺汇演,还将举办农民运动会,让乡亲们热热闹闹过大年。
不仅活动丰富,铜山区还聚焦德治做足文章。潘楼村的“十星文明户”一评20年,黄西村选出“好媳妇”拉近了婆媳关系,石楼村的“家风宣讲会”讲出文明新风尚……正是通过成风化人,让人心聚起来。“我们建了‘父老乡亲微信群’,谁家遇到困难,说一声都响应,满满的正能量。”房村镇尚王村党支部书记夏慧说。
特别是去年以来,铜山区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如今已在全区22个镇(街道)、311个村(社区)实现全覆盖,涌现出“铜山妈妈”等志愿服务队1500多支。
由内向外,铜山区的村容村貌同样得到整治。走进汉王镇紫山村,近200户农舍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再也没有杂乱无章的“农村印象”。去年,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谢里夫到村里参观,认为从紫山村看到中国乡村之美。
紫山村的蝶变,得益于铜山区人居环境整治的“百千万”工程。通过“百村示范、千村达标、万户集中居住”,初步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风光、一域一特色”的崭新格局。同时,铜山区围绕农村的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短板发力,让乡村治理“治”到百姓心坎上。去年,新建农村公厕300座、改造户厕2万户,新修村内道路30万平方米,新装村内路灯1.5万盏。
双网同治,
机制建起来体系顺起来
作为全省第二批和徐州市首家“全要素网格”试点地区,铜山区不仅把党建嵌入网格,同时突出网格化治理的作用,形成“党建网格”与“治理网格”双网同治的局面,让治理体系更加顺畅。
目前,铜山区共划分1199个网格,其中综合网格1131个,专属网格68个,通过专兼结合的方式,让每个网格都配备网格员,形成区、镇、村、网格“四级联动”机制。棠张镇跃进村治保主任陈创创是村里的网格长,他的服务内容很明确,要在网格内做好治安防范、矛盾调解等工作。
铜山区委政法委书记刘婧介绍,铜山区创新打造“网格+”,形成社会治理“铜山模式”。网格+信访、网格+警保等手段,不断向村镇延伸,为乡村治理提供坚强保障。以网格+审务为例,如今铜山在29个镇区和街道建立审务工作站,网格员全流程参与诉前、诉中、执行过程,把及时的服务送到百姓身边。
去年,铜山区在网格内先后调解民间纠纷5万多起,走访辖区群众80余万人次,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记者 秦继东 王 岩
通讯员 徐尚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