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补齐民生短板,提升群众幸福感
2020-01-12 07:2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黄红芳 唐 悦 王 拓  
1
听新闻

  南京鼓楼医院钢琴厅的指路机器人,患者输入科室名称,顶端的“手指”会指明方向,并告知距离。 余 萍摄

  图为苏州市民在机器人餐厅用餐。王建康摄

  南京市民在禄口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出门远行。 宋 峤摄

  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过上高质量的生活,人民生活的改善也是检验党和政府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过去一年,我省聚焦民生热点痛点难点,补齐短板,健全保障机制,在共建共享中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挤出医用耗材价格水分,

  减轻患者负担

  “建议加强对医用耗材预警情况分析,对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建议建立平台运行情况定期通报制度” ……1月7日,在南京医用耗材阳光监管平台监控中心,南京市医保局局长刁仁昌组织相关工作人员现场办公,再次对试运行了4个多月的医用耗材阳光监管平台进行功能完善讨论。

  “医用耗材治理”是去年的民生热词,南京市作为国内率先实施医用耗材价格谈判的城市,刁仁昌成为记者多次采访的对象。从去年5月30日打响高值医用耗材治理的“第一枪”,到去年8月16日南京、淮安、泰州三市医疗保障局签订协议,成立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地区联盟;从按产品类别进行价格谈判,到与单个企业开展全产品整体议价,南京不断探索,先后组织开展了8次医用耗材集中谈判,促使1234个医用耗材平均降价60%,预计减少年度医用耗材费用支出6亿元,创造了多项“南京经验”。

  很多人关心,在现有医疗体制下,大量医用耗材谈判降价后会不会影响到医用耗材产品质量?会不会影响医院使用的积极性?去年8月30日,南京在国内率先推出医用耗材阳光监管平台,该平台对医用耗材从招标、采购、配送、使用、结算、支付进行全流程记录,对医院、医生、供货商三类对象全方位监控。“今后,南京所有定点医院的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使用了哪些耗材、价格多少,耗材在什么时间用到哪位患者身上,一年的耗材总花费多少等,都可以在阳光平台上看得清清楚楚。”刁仁昌说,南京市今年将对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让这个信息化阳光监管平台功能最大化。

  在深入推进医用耗材价格谈判的同时,南京还专门发文,要求中选企业必须保证产品质量,并按谈判确定的价格保障供应。反之,采购联盟将取消中选产品资格并将其纳入黑名单,定点医院不得采购相关产品。

  刁仁昌表示,合理使用医保基金,降低患者看病负担,南京的探索一直在路上。南京今年将加大力度,将更多医用耗材纳入谈判采购范围。同时联合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相关职能部门,确保谈判降价耗材及时落地,多方位监控产品质量安全,让更多患者受益于耗材降价。

  乡村振兴,

  大学生就业创业天地宽

  鸽蛋、草鸡蛋分拣、称重、打包,老母鸡、肉鸽礼盒打包、装箱……年末,无锡三乡岸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派繁忙的景象。公司负责人、32岁的顾若君和工友们一起忙着发货。“客户们都集中在这几天备年货,人手紧,大家从早忙到晚。”顾若君一边利落地把一箱鸽子蛋扛上车,一边和记者攀谈。

  曾经的南京大学新闻系研究生、海归、金融分析师,到如今的现代新农人,蓬勃发展的乡村经济,给顾若君创业提供了广阔天地。经过4年发展,她的“三乡岸”公司经营逐步走上正轨,年销售额达到2000万元。

  “三乡岸”在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乡下的一片荒地上建成。顾若君和她的创业团队经历了整地筑坝、基础建设、土壤改良,再到合理规划、种养结合,闭环经营,慢慢实现盈利。去年12月,顾若君在第三届“创响江苏”大学生创业大赛上脱颖而出,不仅获得江苏“十大大学生创业标兵”,还以最高分获得“最佳引领奖”。记者当时采访顾若君时,这位一直在城市生活、长大的创业者充满了现代职业农民的责任感:“乡村产业潜力巨大,希望通过自己的风采展示,激励更多大学生加入到乡村振兴的创业队伍中来。”

  如今,“三乡岸”已经成为省农科院循环农业示范基地,阳山水蜜桃的重要种植基地、江苏第二大养鸽基地,还是扬州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博士点,为当地农民创造了300多个就业岗位。“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加入乡村经济,去年江苏十大大学生创业标兵中有一半来自农村。”顾若君说,去年公司首次尝试通过网络招聘大学生,一周内就有3名大学生主动申请实习。“农场需要进行分拣、装箱、整理订单,非常辛苦,以前都只能找上年纪的人,3名大学生愿意以接地气的劳动为自己积累经验,很能吃苦。”

  互联网+教育,

  全学段共享优质资源

  元旦前的最后一个周六,南京六合区马鞍中心小学六年级一班学生田永瑄拿着红笔,对着手机屏幕,一边认真听讲,一边修改订正,不时抢麦提问。六年级一班学生几乎全部在线收看直播,师生互动频繁,原本计划一个小时的直播,延迟了半小时才结束。

  直播的另一端,马鞍中心小学六年级一班语文老师叶广军逐一梳理作文写作中的重点、难点、易错点,仔细讲解。不同于在三尺讲台面对学生授课,叶广军是在一个直播教室使用平板电脑进行网络直播讲课。“2019年这一年,我个人就进行了六次直播课。”叶广军说,学校每周六上午安排“空中课堂”教学,包含趣味数学、英语歌曲、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辅导、绘画、健美操、阅读辅导、计算技巧等内容,并根据学习进度安排阅读辅导、期中复习指导、期末复习指导以及假期辅导,另外特别安排暑期教学内容,丰富学生们的学习生活。

  田永瑄的妈妈说,丈夫在外打工,自己只有初中学历,没法辅导孩子。教师利用直播平台讲课,解决了孩子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孩子不用跑培训机构,就可以及时、安全、有效地学习。”

  让教育更智能,正在惠及每个江苏家庭。去年,我省启动省级“名师空中课堂”,构建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学校家庭全覆盖的优质教育供给公共服务平台。名课展播、微课、名师答疑,为学生们架起一座在线学习的空中桥梁。部分现实课堂中的名师变身空中课堂的“网红”教师,保持着很高的在线点击率,得到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可。

  一餐饭,温暖一村人

  今年74岁的吴延业是南京市溧水区洪蓝街道青锋村人,和48岁患有残疾的儿子相依为命。父子俩最发愁的,就是每天吃什么。

  去年8月,父子俩的烦心事儿有了解决方案。青锋村出资购买公益服务,让村民和城里的老人一样,在家门口吃上实惠的放心餐。在街道和村“两委”的支持下,村里引进专业社会组织——南京市溧水区英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入村,专门注册成立溧水区乐宁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村里老人“做饭”,吴延业不但吃饭有地方,还找到了精神寄托。

  “助餐工程”给农村留守老人、病残老人带来了真正的方便和实惠。“今天吃什么?”虽然助餐点每天11点才开饭,但每天一大早,吴延业就来到助餐点“报到”,生活也变得充实起来。除了来吃饭,老人还把这里当成第二个“家”,餐前帮助收集、整理老人们的市民卡,为其他爷爷奶奶分发盒饭,餐后帮忙打扫卫生,锁门。每天老伙伴们一桌吃饭,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社会组织共在青锋村开设6个助餐点,每一份热腾腾的饭菜,溧水区民政部门都会补贴2元,村“两委”补贴2元,90岁以上老人全免费。试运营期间,社会组织对每一份饭菜承担3元成本费和餐盒费,老人以2元的极低价格就能吃上香喷喷的饭菜,负担大大减轻。不仅如此,村委会还为社会组织无偿提供办公和运营场地。英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王合涛介绍,助餐点运营以来,来吃饭的老人越来越多,日订餐量从一开始的30多份,增加到最高每天近300份,5个月服务近5000人次。

  由于青锋村有9个自然村,村民居住分散,有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不能到助餐点集中就餐。而助餐点一家家送餐,人手又不够,一些老人就成为送餐志愿者。樊地生老人自愿帮村里邻居带餐,被助餐点评为优秀志愿者。“对这些志愿者,我们也给予奖励,比如减免餐费,发放补贴,鼓励老人互帮互助。”王合涛说,天冷了,助餐点还给老人发帽子,大家相处得就像一家人。

  除了助餐,社会组织还为老人提供助洁、助乐、助医等各类服务,解决空巢、独居、高龄等困难老人的生活需求,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据悉,洪蓝街道目前已经实现所有社区社会组织综合服务全覆盖,服务老人、儿童、妇女、党建、助餐……每个社区都有25万-30万元的购买社会服务经费。

  本版组稿 黄红芳 唐 悦 王 拓

  本版供图 视觉江苏网

标签:
责编:郭蓓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