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修渠牺牲,一个建渠圆梦,一个护渠坚守,一家三代人共唱一首歌
换旗仪式现场
当年的青年洞。
张买江和张学义在红旗渠前。
张买江正在向大家介绍当年的防护措施只是一个箩筐。
太行山风光如画。
八百里太行一路向南,在晋冀豫交界处造就了一段“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壮丽风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人民 “誓把河山重安排”,在太行山上奋战十年,抡锤打钎,凿隧引水,终成人间奇迹——红旗渠!
红旗渠,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高举红旗向前进”
“孩儿,去吧!不把水带回来,你就不要回这个家。”
1961年农历正月初四,林县小店公社南山大队的一间农舍里,34岁的赵翠英狠心地把13岁的大儿子张买江“赶出”了家门。
“娘,爹没完成的,俺完成。”小买江毫不犹豫。
买江所在的林县,十年九旱。从1953年到1961年,有七年是大旱,河水断流,农作物歉收,全县85个生产大队靠远道挑水度日。“一趟要跑十几里,不知遭了多少罪!”买江从小就记得没水的苦,连他的名字,都饱含对水的渴望。林县“引漳(水)入林(县)”动员令发出以后,买江爹张运仁带头报名参加,“宁愿苦干,不愿苦熬!一定去山西,把漳河水带回来!”
1960年2月11日,满山红旗漫卷。张运仁和全县15个公社的37000多名社员举着红旗“出征”了。不承想,这天竟是小买江和父亲的永诀。那年5月,张运仁在放炮时,壮烈牺牲。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父亲去世后,买江仿佛一下子长大了。这时,林县将“引漳入林”工程改称为“红旗渠”工程,意即“高举红旗向前进”。小买江立刻被这个名字深深吸引:“都说五星红旗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俺爹也是烈士!红旗渠水流不过来,俺爹合不上眼,俺一定要上渠!”
就这样,13岁的张买江成了红旗渠工地上最年轻的建设者。
买江来到工地,要求担水。生产队长一脸不信:“担一趟水,来回跑5里,一天14担,要跑70里,你能跑动?”买江倔劲上来了:“怎么跑不动!”拿起水桶就跑,接连挑了49天水,跑了3400多里。除了挑水,他还负责把用秃的铁钻收集起来,到铁匠炉上回炉再磨尖。来回奔波,母亲给他做的布鞋很快穿破了,脚底磨出了血泡。没有鞋,他就用废轮胎皮做成鞋,时间长了,他的脚板磨出了又厚又硬的茧子。
“这背钎子磨钻,啥时才能把水带回去咧?”买江寻思,“我要是去放炮,‘咚’的一声,山崩成塇土,再一下雨,这水就能流到家了!”
“你咋能放炮?你爹就是放炮走的!”工友们都不同意。但他们也隐隐感觉,这个小家伙,不一般。
遇险不惧,逢难必上。张买江暗中观察,竟然自学了点炮技术。他注意到,一般每人每次点两到三个炮,点炮时要等一个炮响了以后再点下一个。怎么能点得多一点、快一点?他想了个办法:把捻子做成不同长度的。点炮不能用明火,只能用香火,他又在捻子的最前端涂上火药,掐表计算时间,控制放炮速度。就这样,“买江点炮法”一炮而红,最多的时候,他一个人可以在20分钟内放72炮!
“崖当房,石当床,虎口崖下度时光。”凭着不怕苦的韧劲、实干和钻研精神,张买江成了工地上的“小老虎”,成为红旗渠的业务骨干。
胜利的曙光,照亮1966年4月20日清晨。红旗渠3条干渠竣工通水。县里表彰了100多位劳模,张买江是特等劳模。
从“贺渠会”上回家,张买江担起门前旱池里刚蓄上的红旗渠水,买江娘抑制不住大哭:“运仁啊,儿子把水带回来了!”在场的村民无不动容。
削平1250座山头,开凿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挖砌土石方2225万立方米……张买江与10万英雄儿女一起建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他们共同锻造的红旗渠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旗渠是我们心里的根”
2017年10月1日,河南林州市合涧镇渠管所,一场特殊的升旗仪式在这里举行。
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绑在十来米长的铁管上,没有按钮,没有拉绳,地上凿一个洞,铁管竖进去,就是他们的升旗台。渠管所4名工作人员,唱着国歌,缓缓升起国旗。
“渠管所不能没有五星红旗,有了红旗,就有了精神。” 合涧镇渠管所的副所长张学义说,从小就听父亲张买江讲述红旗渠故事,讲爷爷的故事,讲英雄的故事,自小就对红旗有着特殊的情感。
时间回到2016年7月19日夜晚。特大暴雨突袭林州,平均降雨量超过300毫米。张学义带着所里的同事们,一头扎进暴雨中,沿着50多公里长的渠道排查险情。
山洪冲毁了道路,手电筒在暴雨中只有点点光亮,看不清前方究竟是路还是坑。午夜12点,张学义和同事们发现,红英南分干渠发生山体滑坡,堵住了渠道。雪上加霜的是,此刻通讯中断,张学义立刻做出决定:跑步传递信息,一路通知上游排水减压泄洪,一路协助老百姓转移,一路联系人清理塌方!
3个小时,渠道疏通了。张学义不敢大意:“继续往前走,我们再看看!”凌晨5点,巡查到合涧段时,大伙发现山洪冲动滚石,堵塞了一个涵洞,涵洞不通,水流不走,会酿成大祸。而机械设备根本无法进入涵洞,怎么办?动手搬!20多个小时的搬运,涵洞终于疏通。手被磨出血泡,同事们没有一个喊苦喊累,疲惫不堪的脸上只有笑容!
“红旗渠是我们心里的根。”这次事件,让“渠三代”张学义和同事们发现了自己身上的“红旗渠基因”,它是一种力量,穿越时空,从祖辈、父辈们那遗传下来。
“我们都是红旗渠的人”
2019年8月16日,上午10点,年逾古稀的张买江准时出现在红旗渠干部学院报告厅。这是他退休后,组织上给他的新任务——讲红旗渠的故事。
“红旗渠,子孙不能断!”无数次讲过,张买江仍如第一次讲时那般动容,“红旗渠就是一面旗帜,我们三代人都是红旗渠的人。”
20公里外的合涧镇渠管所,张学义仍旧在做着他的“平凡”工作:升旗,巡渠,清草、淤积,修闸,排险……从1998年分配到红旗渠青年洞,到2008年调往合涧渠管所,张学义已经在渠上干了21年。
“渠水现在还能灌溉,我不能马虎。”像张学义一样,守护红旗渠的还有300多名护渠员,他们分布在红旗渠沿线的8个管理所、43个管理段。
一个修渠牺牲,一个建渠圆梦,一个护渠坚守。旗帜和精神,在张运仁、张买江和张学义三代人中薪火相传。
今年是红旗渠全面建成通水50周年。50年过去,山城林县变成了现代化的新林州。每年有超过20万游客参观游览红旗渠风景区,感悟红旗渠精神。战太行、美太行、富太行……一代代林州人民拼搏进取的轨迹,折射的是中国人的梦想与荣光。
太行山上,有飘扬的五星红旗;太行山上,是站立的中国。
记者手记
奋斗,是不变的旋律
北临漳河,西倚太行,南通河洛,东望平原。登临玉皇顶,俯瞰蜿蜒盘旋的红旗渠道,难以言喻的震撼油然而生。
红旗渠以“红旗”为名,把林县人的英雄之气,把中国人的精神力量注入其中。
寻迹红旗渠,什么最打动人?是林县人战天斗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勤奋笃实、绝不空谈的实干精神;是百折不挠、永不放弃的奋斗精神。
吴祖太、李茂德、白云祥、张运仁……在红旗渠建设中牺牲的人,从未远走。他们的精神还在自己开凿的渠道上,他们的热血已化为五星红旗的颜色。
透过红旗渠的奇迹、张家三代人的故事,可以管窥新中国奋斗前行的足迹。70年,新中国一路走来,艰苦奋斗是不变的旋律;奋斗者是不变的主角。
本版撰稿:朱 威
脚本:丁 叮
摄影:宋 峤
摄像:王悦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