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2019长三角生态旅游高峰论坛今举行 |专家:像徐霞客那样,用心走过祖国山川
2019-09-15 21:1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最近,上海野生动物园夜间动物园开园,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随着北京、上海等推出发展‘夜经济’的相关政策,甘肃等西北省市也不甘落后——这些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视野下的生态旅游发展不无启示:我们能够提供的旅游产品,其实比我们想象得丰富得多;当我们只盯着绿水青山发展旅游时,却忽视了,荒漠、海洋等多样化的生态秉赋也能成为游客体验的对象。”9月15日举办的2019长三角生态旅游高峰论坛上,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的一番话,点出了生态旅游的无限潜力。

  作为2019年上海旅游节首场重大活动,由长三角生态旅游区联盟主办的2019长三角生态旅游高峰论坛,以“智慧生态与旅游业转型”为主题,邀请行业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共话发展,留下诸多启示。

  长三角生态旅游

  机遇、优势与困境并存

  峰会上发布的《长三角生态旅游报告》显示,长三角生态旅游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首先,区域生态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但分配不均,在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7类国家级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安徽、浙江、江苏拥有量中等偏上,而具有诸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构成了长三角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基础;其次,长三角发展生态旅游拥有较为领先的技术优势,从生态园区的规划、开发,到园区的宣传运营、园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均展现出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运用的趋势;区域人口数量庞大,居民旅游需求位居全国前列,且旅游群体文化素养相对较高,有着较高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精神追求;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程度较高,在交通、教育、金融和产业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成熟的合作机制为生态旅游一体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另一方面,专家也提醒,长三角城市群作为全球七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和排名靠前的城市群相比,第三产业的生产和消费潜力仍有待释放:纽约湾区城市群人均GDP7.72万元,旧金山湾区均GDP10.81万元,东京湾区均GDP4.24万元,而长三角城市群的人均GDP仅为1.31万元。

  一体化背景下

  重新审视何为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而作为长三角一体化改革突破口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也已紧锣密鼓地展开。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厉新建提出,此时我们尤需站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视野下,重新审视“何为生态旅游”的问题。

  “生态旅游决不仅是在生态环境很好的目的地旅游,而是拥有很强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的旅游者在生态空间中的消费。它是生态文明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的旅游消费形态与场景。”厉新建说。

  从资源、需求、供给等方面综合考量,拥有高质量的生态、高质量的游客、高质量的产品,才是高质量的生态旅游。厉新建提出,高质量的生态来自区域协同、共治共管、有保有用、保用结合;高质量的游客则应是文明、理性、有爱、环保、能花、懂行、有才、有品的。“生态旅游意味着社会、旅游和人的全面现代化。”厉新建说。

  同样地,长三角生态旅游必须放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视野下通盘考虑。厉新建提出,长三角旅游一体化不单是共同的生态治理,更应该是区域市场动能的连接,特别是要积极面对,长三角旅游面临的区域资源秉赋和消费需求不平衡的难题:“东部”旅游需求旺盛、旅游发展水平高,但旅游资源纵深相对不足,生态容量面临很大压力;“西部”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但旅游基础设施完备程度、旅游产品创新力度、旅游服务与管理高度等方面存在不足;乡村是城市休闲度假的主要承载空间,但乡村旅游环境、旅游旅游产品整合、乡村空间利用等还很难满足城市消费能力释放的需要。

  这显然容易造成区域发展的冷热不均。厉新建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高质量旅游,就要重视消费者对非传统热点区域、非传统热门旅游产品和非传统热门旅游方式的需求,把发达区域的生态需求和发展中区域的发展需求结合起来:“‘东部’、‘城市’是龙头,‘西部’、‘乡村’是龙身和龙尾,只有少数的龙头区域,没有龙身与龙尾在各自擅长领域的效能发挥,区域旅游的整条龙的形象也就很难树立起来。”

  警惕旧瓶装新酒

  生态旅游不是产品是理念

  企业积极参与,为旅游产业提供多样化服务;生态旅游,成功融入乡村振兴格局;长三角综合交通规划,让区域旅游更“一体”……峰会上,旅游业从业者和行业专家从自身经验出发,多角度丰富了长三角生态旅游创新发展的命题。

  如何充分利用2个多亿的用户资源,来为旅游业赋能?哈啰出行联合创始人韩美介绍,在服务用户的过程中他们发现,除了通勤场景,用户在旅游场景出行的“痛点也是非常痛的”,哈啰于是与全国95个城市、300多个景区展开合作,提供适宜景区场景骑行的各类共享车型。韩美透露,下一步,哈啰出行还将利用物联网技术、大数据采集应用能力、软硬件研发交互能力,提升景区的智慧管理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自身业态也得到丰富。

  乡村振兴是生态旅游发展的重头戏。位于江苏盐城大丰区的荷兰花海,以田园、河网、建筑、风车、花海为元素,打造了具有荷兰风情的旅游休闲花园,成为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峰会上,荷兰花海景区负责人介绍,在把乡村建设成赏花旅游景区的过程中,当地农民实现了从果农、粮农到花农的身份转变和相应的收益提升、境界提升。“基础设施不够完备,一向是乡村旅游的痛点。在今年清明节期间日均游客量超过30万人次的背景下,我们发动方圆五六公里的农民承担卫生处理任务,邀请他们打开院门、接待五湖四海宾客,并充分开放各类场地为游客提供泊位。”负责人说。

  上海市建设交通研究院副院长薛美根认为,长三角区域旅游品质高不高、是否称得上“宜游”,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是出行难不难:“打造更高品质的旅游产品,要把游客出行的全部过程,包括从家里出来到景点,再从景点回家,整体纳入到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去。譬如,沪杭线、沪宁线、杭宁线、杭甬线,这些铁路资源如何纳入到旅游产品的设计中?长三角地区小汽车出行需求比较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让长三角区域真正成为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这些都需要得到进一步探讨。”

  生态旅游有助于实现“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目标,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主任张辉提醒,要警惕一些地区套用“生态旅游”的高大上概念,旧瓶装新酒,为自身谋私利:“生态旅游不是一种旅游产品,而是一种理念,人在这种旅游模式中不再是主体,而是客体。纵观现在的各类景区,多数是驯化自然,还有当下盛行的文旅小镇,究竟是尊重了当地原有的生态、社会发展方式,还是硬生生把它们改造成供旅游的景观呢?因此,发展长三角生态旅游,如果继续以传统景区为依托、以旅行社为运营方式,这样的旅游发展模式,恐怕是无法做到‘生态’的。”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则寄语新时代的旅游者,转变传统的走马观花、吃喝消遣的浅层旅游方式,以生态旅游为突破口,像古代旅行家徐霞客那样,用心、用情走过祖国大地,在与自然山川的亲密接触中,实现自身思想境界的提升,和人与生态的共同发展。

  链接>>>

  “网友喜爱的长三角生态旅游目的地(线路)”榜单同步发布

  4条长三角生态旅游目的地(线路)上榜,分别是“春游踏青杭州两日亲子游线路”(西溪湿地-外事西湖游船-山沟沟-彩虹谷);“夏日消暑亲水之旅”(海昌海洋公园-上海欢乐谷夜场-双溪漂流-苏州水上旅游-李中水上森林公园);“秋季金色温情风景线”(苏州盘门景区-太湖图影湿地公园-荷兰花海-东方盐湖城-九龙口度假区-鹿栏晴沙景区);“冬天“爱温暖”恋曲2020”(成龙电影艺术馆-上海大世界-亚马逊萌宠乐园-超级乐园-上海野生动物园)。

  此外,由长三角生态旅游区联盟打造的专属旅游休闲产品——畅游长三角一本通,也在论坛上正式发布,一卡在手,长三角居民将可畅游长三角多条精选线路,并享受更多优惠、便捷的服务。

  记者 冯圆芳

标签:生态旅游;长三角;旅游产品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