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的《校园里的“假水泥”》节目中,山东枣庄问题水泥联合调查组带队负责人面对镜头,做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举动——“只张嘴不出声”。这名干部未能端正态度正面回应舆论监督,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已被所在单位暂停职务。
面对央视镜头,只张嘴不说话,这是吓得说不出话来了呢,还是故意表演?如果是吓得说不出话来,这未免也太胆小了吧?这点心理素质和素养,怎么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如果是故意表演,那就未免太胆大了!他应该知道,所面对、所愚弄的不仅仅是央视一家媒体,而是整个的公众社会。本想愚弄媒体,最终愚弄的是自己,这提醒我们,身为干部,必须正确对待媒体,必须不断提升媒介素养,习惯在“镁光灯”下工作。
因为用不当的方式回应媒体采访,这名干部成了负面典型,但他身上的这份“胆大”与“胆小”却有着一定的普遍性。一些干部视记者为“洪水猛兽”,对舆论监督和传媒介入有着强烈的抵触心理,面对采访能推就推、能躲就躲,实在没办法硬着头皮上,表现往往不尽如人意。有的满口官腔和套路,不回应群众关切只顾着自我表扬,态度不够真诚;有的一谈到具体的时间节点就顾左右而言他,生怕自加压力自增难度;也有的面对问题面红耳赤,无言以对,只好一味找托词,强调自己刚接手工作,等等。在媒体面前行为失当,严重影响公共部门公信力,党员干部应当提升在“镁光灯”下的履职能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升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水平。
提升在“镁光灯”下的履职能力,首先是要克服面对媒体时的“胆大”与“胆小”问题。
要力戒“胆大”,这就要求党员干部正确认识权力与监督之间的关系,对人民赋予的公权力常怀敬畏之心,对与之相伴的监督保持谦虚的态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工作在监督中展开,是党和政府全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必然要求,每一位党员干部不仅要从心理上适应,也要从心底里赞同,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要破除“胆小”,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多把功夫下在平日里,练就过硬的作风和本领,增强面对镜头时的底气,学会在镜头前保持淡定与从容。这一方面需要干部讲法治、守纪律,严格按职责权限、规则程序作决策、办事情,做到心中无愧;另一方面需要干部能够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确保手里握有“几把刷子”,张口能讲,讲就讲好、讲到位。
提升在“镁光灯”下的履职能力,党员干部还应提升媒介素养,强化现代传播意识。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党员干部不仅要学会接受传统媒体的采访,也要能直面新媒体挑剔的目光,以“人人都是新闻发言人”的觉悟,时刻做好准备。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干部担心媒体报道曲解自身言论、带来不利影响,而不敢发声、不愿发声,这是不应该的。当需要回应社会热点时,党员干部应当主动出击,选择公信力强的可靠媒体,稳妥地传达信息。与此同时,要了解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在面对群众质疑时,要用真诚的态度、通俗的语言加强沟通,建立起信任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