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从工业重镇迈向“智造名城” 常州打造高“智”量发展新样本
2019-06-09 06:2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唐 颖  
1
听新闻

  2018年,常州创造了7000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人均产值达2.2万美元,位居全国城市前列。品读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常州答卷”,这座“智造名城”涌现出1450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境内外上市公司、超过200个行业“小巨人”和“隐形冠军”企业、超过100个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工业产品……

  常州市委书记汪泉表示,常州正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和长三角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不断擦亮高质量的“工业明星城市”品牌,打造高“智”量发展的“常州样本”。

  国内每生产4台机器人,就有1台“常州智造”

  一场以智能化为标签的改造行动正“席卷”常州制造业。

  走进安川(中国)机器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偌大的厂区只有不到100名工人。生产线上,形态各异的重量级机器人正不停挥舞“臂膀”,独立完成焊接、组装、搬运等工序,成为沉默而高效的生产“尖兵”。车和家智能汽车的焊装车间,自动化率已经超过95%,依托112台工业机器人高精度高效率生产,焊装整车2221个焊接点仅需108秒……

  机器人产业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在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浪潮中,常州率先“勇吃螃蟹”,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打通机器人产业“主动脉”。如今,国内每生产4台机器人,就有1台“常州智造”。该市已初步形成机器人本体、核心部件、软件、系统集成的完整机器人产业链,集聚了一批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

  近年来,常州市大力推进“三位一体”“智能车间”和“千企上云”工作,加快工业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提升。147个“机器换人”示范项目平均减员率达40%以上,能耗平均下降10%以上,产品合格率普遍提升。

  在国家智能制造示范项目——中车戚墅堰所的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智能化装配车间里,工人的每一步操作都被录入电脑系统,就连一只扳手上都自带WiFi功能;在省级智能车间示范——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光伏电池及组件智能生产车间”,自动化程度超过80%,每班节省人力达166人;恒立油缸打造“高精密液压铸件智能生产车间”,使生产工艺规划时间缩短30%,生产产能却提高40%。

  除了新兴企业,常州不少老牌劲旅也将转型突破口选定为智能制造。在五洋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数字化工厂车间内,工人只需把生产经编机的原料准备好,所有生产都按照既定程序完成。依托这条生产线,企业生产用工仅是原来的五分之一。常柴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车间实行机器组装,整机合格率较过去人工装配提高2个百分点……

  “智”量优化增量,云端生态圈加速扩容

  根植智能沃土,常州的经济增量饱含“智慧”成分。

  “常州正在构建一种智能制造生态。”常州市发改委主任汤如军说,从“招来什么项目就发展什么产业”转向“主动优选”,打造重大项目招引战略3.0版。

  2014年起,常州通过十大产业链建设发展新兴产业、“双百”行动计划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十百千”创新型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三位一体”战略有机融合,按照“建链、强链、补链”的要求,以重大项目“撑杆跳”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总投资100亿元的北汽新能源常州高端产业基地,目前已形成年产5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能力;车和家智能汽车下线首款新车型 “理想ONE”。两家龙头企业释放巨大的磁场效应,加速推动形成从电机、电控、智能网联设备、汽车内饰材料到整车制造的完整智电汽车产业链。

  2018年,常州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80家,几乎每天都有高“智”量项目加快上马。

  全球融智,智汇常州。天合光能联合华为、阿里、牛津大学等共建新能源物联网产业创新中心,未来3年将投入10亿元;宏微科技和上海交大合作研发新能源领域用沟槽栅型场阻断IGBT功率模块,打破国外垄断并填补国内空白;爱尔威人工智能孵化器立足机器人和通用航空两大重点领域,加速创新技术、军民融合技术与产品的快速落地转化。

  传统优势企业内部,也裂变出“智慧”增量。在天合光能与阿里云共建的智慧车间,只需打开手机,温度、压力、测距、速度……成百上千个传感器就开始一刻不停地将海量数据收集上传至阿里云数据库。“大数据与云计算作为工业智慧‘大脑’,让太阳能更加智慧。”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高纪凡说。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担任理事长的常州工业互联网产教创新联盟在常州科教城成立后,推动工业互联网从“云端”落地工厂。一面24小时开启的数据大屏,连接全国范围内的3万多台生产设备;唤醒“沉睡”的工业大数据,变“数据流”为“现金流”,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作为全国唯一一家提供工业数据征信的服务商,天正股份在青年科学家张翀昊带领下,完成了从工业装备到工业数据应用服务的转型。

  截至2018年底,常州工业云平台有上云企业3700多家,上云设备达2.1万多台套,探索出“一横多纵”的五星上云“常州模式”,可与全国260多万个注册上云企业进行不同需求和资源的对接。

  抢占“智”高点,新旧动能转换“加速跑”

  5月18日,第十四届中国常州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示洽谈会开幕。诺奖得主、院士成为座上宾,全球首发“黑科技”让企业求“智”若渴。持续14年集智聚势,企业与科研院所“牵手”、资本与创新项目“联姻”,科技成果集中展示。

  每天诞生2家高科技公司、转化1项科技成果、新增4件授权专利;30多家名校名院公共研发平台林立,近3000家科技型企业集聚全球智慧——“创新之核”常州科教城,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在此筑梦。

  全球首创、拥有神奇AI功夫的“熊猫”无人驾驶公交车;配合机器视觉安防系统、自动巡逻的巡警机器人;扫描手掌即可打开的汽车车门;自动寻找潜在客户、主动兜售产品的服务机器人……这些活跃在各应用场景中的人工智能前沿产品,都搭载了来自深兰科技的强劲中国“芯”。深兰亚太科创中心布局“芯片、自动驾驶、脑科学”三大研究院,立足常州科教城、辐射亚太、面向世界,建设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区域性中心。

  35%市场占有量,拥有200多项发明专利,常州格力博笑傲欧美市场锂电池园林工具市场;海外市场占有率33%左右,每3辆汽车就有1辆龙城造,江苏龙城精煅深耕汽车发电机爪极制造业;全球每两部高端智能手机中就有一部使用瑞声产品,瑞声科技“黑科技”惊艳声学元件“朋友圈”。机械制造、冶金化工、纺织服装等一批常州传统优势产业纷纷插上科技创新翅膀,催生、蝶变出以智能装备、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持续刷新常州“智造”底色。

  常州市市长丁纯认为,创新驱动塑造出“智造名城”常州的独特气质,让常州站到了以高质量发展为标签的新时代前沿。智能制造创新的生态体系,已经在龙城大地风生水起,引领常州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标签:
责编:费念渠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