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凡人善行义举书写大爱——江苏省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交流活动走进沭阳
2019-05-05 20:1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徐明泽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5月5日讯 他们把奉献作为一种人生追求,把播撒大爱当作终生义务,用实际行动实践大爱无疆的誓言;他们的形象,靓丽着花乡大地,他们的事迹,感动着现场每一个人的心灵。5月5日下午,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美德基金会主办的“爱敬诚善德润沭阳”——江苏省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宿迁沭阳县文化艺术中心举行。

 
江苏好人周瑞分享自己的事迹

  “我没有钱、没有权,但我有精神。”谈及自己十二年的防“艾”公益宣传历程,沭阳县中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周瑞坚定地说。周瑞是宿迁防“艾”宣传第一人,从2007年起,他一直致力于全国儿童青少年性教育与预防艾滋病公益宣教。12年时间,他运用自己独特的“参与式培训”,一次次与感染者同吃同住,用亲身经历证明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击破谈“艾”色变的恐惧,向社会传递“了解、分享、关爱”公益理念。他和团队先后在全国10个省市,60多所高校开展200多场次“防艾”公益讲座,覆盖40个市、县,70来个乡镇及社区,累计培训志愿者2万多人,受众达4万人。“我的目标是降低青少年艾滋病感染率,真正让性病艾滋病在青少年当中实现零威胁。”周瑞说。

  “良心不能变,爱心不可无。只要能治好‘女儿’的病,老房子卖就卖了吧。”淮海剧团倾情演绎的情景剧《好人善举》让现场观众感动落泪。《好人善举》是根据真实事迹改编而来,纺织厂职工周士年、马贯兰夫妇用爱温暖捡来的智障女孩27年,为了给女孩治病四处借钱,甚至不惜卖掉家中唯一的老屋,再苦再累,也没有想过要放弃。

  如今在沭阳,好人就是一面精神大旗,带动着大家一起向上向善。36年悉心照顾3位重残兄弟,不离不弃,农民葛平用行动诠释了血浓于水的至深亲情;纵身跳入冰水,只为将落水轿车里的人全部救上来,志愿支教山区,大学生仲磊生动地诠释着良善与伟大的涵义;20多年如一日,以诚待人,面对巨款也不为所动,个体户仲伟超用诚实守信赢得了顾客的口碑,“小苏北”得以誉扬大上海;沭阳交警好人群体、陈长富等好人典型现象……全县学好人、做好事蔚然成风,仅2018年,2个村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1户获评“全国最美家庭”,一大批单位、家庭获评省、市、县级荣誉称号。涌现中国好人2名、江苏好人4名,新时代江苏好少年1名,其他省市典型15名,典型选树工作连续三年全市领先。组建各类志愿团队1200余个,注册志愿者14万人。

  好人还是一座城市的温度,浸润着城市的文明和气质。作为一名中国轮椅击剑队运动员,沭阳姑娘荣静用顽强拼搏,战胜了身体上的缺陷,在里约残奥会上一举拿下3枚金牌,她说“成功没有捷径,只有努力”;沭阳县青伊湖农场赵集小学下坊教学点普通教师张道昶,坚守村小40年,一句“我什么都可以放下,就是放不下这里的孩子”感动着无数人,其学生徐善红学业有成后回到学校,继承老师的乡村教育事业,照亮了下坊孩子们的求学之路……一个个平凡的人,一个个不平凡的故事,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了“沭阳好人”的崇高精神和宝贵品质。

  近年来,沭阳以“爱、敬、诚、善”为核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铸魂工程”,更大力度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落地生根。该县结合省文明办每月组织开展“江苏好人”推选活动,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依托“身边好人”“十大孝星”“美德少年”等评选活动挖掘好人,用“好人”文化引领道德风尚。好人现象在花乡大地蔚为风尚,构成沭阳新时期“最美精神”,并不断汇聚着“好人正能量”。

 
活动中公布2019年4月“江苏好人榜”

  当天活动上,还发布了2019年4月“江苏好人榜”和“江苏新时代好少年”。

  记者 徐明泽 通讯员 倪亚琼

标签:江苏;好人;沭阳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