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志愿者寄给省委书记的信里,还有他们支教、扶贫的照片。
五四青年节前夕,省委书记娄勤俭就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来信作出批示,向同学们致以节日问候,勉励大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实现中国梦的接力奔跑中展现出蓬勃英姿。
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寄给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的信封中都有什么呢?扬子晚报记者3日联系上了这封信的执笔人冯甲铭,目前他还在贵州支教,在电话里他告诉记者,信封里不仅有手写信,还有两张照片。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王赟
连线志愿者 1631个字的信里都写了什么呢?
这封信里都写了什么?冯甲铭说,信中,他们向娄勤俭书记汇报了自己在西部的教书育人工作情况,一共1631个字,“作为南京师范大学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2018年8月,我们响应‘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24名毕业生毅然放弃出国深造、高薪工作的机会,来到万里之遥的西部任教。现服务于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重庆市大足区、四川省绵竹市。”
记者注意到,信里还细致介绍了他们自到达服务地以来所作的工作。志愿者们脚踏实地于教学工作,不遗余力于志愿扶贫,画好“扶贫+扶智+扶志”的同心圆,展现江苏学子风采。
“在贵州独山,我们募集15万元资金,为108名特殊儿童成立梦想艺术团,教他们学习国家非遗‘独山花灯’,在传承非遗的同时,也帮助他们提高自我认同感,培养自信;我们为300余对老人拍摄金婚照,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用相机和笔记录下他们对岁月的回忆,见证了贵州在脱贫攻坚中一点一滴的变化。”
“在重庆大足,我们结合队伍成员百分百师范生的学科优势,立足教育扶贫,以‘教学+教研’为出发点,进行多组调研,积累大量基层一线教研资料;我们的事迹被光明日报发掘,入选该报“镜头中的最美支教团”,并被刊登、报道。”
“在四川绵竹,我们打造‘厚生讲堂’,将前沿的学术科技信息与百年南师精神传递给支教地学校的学生以及奋斗在教育事业一线的教师。”
信中,志愿者们也与书记分享了他们在教学与扶贫中的感悟:“来到西部,见证着东西部差距在不断缩小,真真切切的看到西部正被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奋斗在基层一线,深深领悟到脱贫攻坚作为历史性任务的伟大与艰巨,理解了‘扶志’的重要性。于我们团队每个人而言,支教帮我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树立伟大理想,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信的结尾,他们写道:“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怀揣梦想与激情远赴西南边陲,立下青春誓言。我们期待,盼望看到越来越多的江苏学子能在中央和省委的感召下,怀揣梦想,肩负使命,到西部,通过自己点点滴滴的努力,为西部发展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把最大的孝与爱献给西部的父老,献给山里的孩子,献给伟大的祖国,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梦。”
背后的故事 支教播种希望,助贫困女孩逆袭
“这封信是今年4月23日花了一晚上写出来的,这是我们24名团员的共同心声。”冯甲铭告诉扬子晚报记者,今年正好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作为南师学子,他们想与书记分享自己赴西部支教、扶贫的经历感悟,作为支教团团长,所以信是由他来执笔的。
冯甲铭说,没想到收到了娄书记的批示和鼓励,“我们真是备受鼓舞,在这种鼓舞之下,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勇于担当时代责任,真正做到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
冯甲铭告诉记者,他是南师大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今年22岁。去年他准备考雅思打算出国深造,但是最后他选择了来西部支教,他的选择也得到了家庭的支持,“我的姥姥姥爷原来就是从东部前往青海工作生活了30年,成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最早的一批开拓者,我来西部支教可以说是我们家庭内部的一个传承。”
去年8月份,他和另外10名研一的同学一起来到了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开始了一年的支教生活。冯甲铭跟记者分享了一个故事,他来到学校支教后,有一个布依族的女学生殷璐昌引起了他的注意,虽然她学习努力,但成绩也不理想,甚至跟他说:“我认真学了也学不好”。后来在交谈中,冯甲铭了解了她家庭的贫困给她带来了自卑,她想辍学外出务工,而且十分内向,怕与人交往。“我及时打消她辍学的念头,并萌发了一个想法,和她进行书信来往。以后每周一封的书信成为了习惯,每周二固定与她谈心。当没课时,我会给她进行辅导,鼓励她树立一个目标,希望去江苏上大学。现在她明显开朗了,成绩也提高了。”
“我们从象牙塔里走出来,踏上基层,踏上西部,触摸了真实中国。”冯甲铭告诉记者,支教带给他很多的收获,今年8月份支教结束后,他就要回归母校,回归学生身份,以后要学好专业知识,练就过硬本领,以后投身祖国需要的各个领域。
南京师范大学团委书记韩淼介绍,学校自2002年开始加入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截至目前,共向新疆伊犁自治州昭苏县、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贵州省独山县、四川省绵竹市、重庆市大足区等地选拔输送了192名优秀志愿者。
“这些年,我们感受到了南师大支教团的吃苦耐劳,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我们当代年轻大学生的一种满满的正能量。”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高级中学校长杨允森这样评价支教志愿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