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少年在埃及古庙上刻字,到频频发生的儿童离家出走事件,再到近日曝出的盐城建湖13岁少年因不服管教弑母案件……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孩子教育的负面新闻看了让人揪心。这些案例背后的原因颇为复杂,但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缺位。
最近,记者在采访一位长江学者时,他也谈到了一种令人大为感慨的教育现象——学生在学校里接受了5天的教育,可因为周末两天受社会和家庭的负面影响,出现“5+2=0”的奇怪现象。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把“5+2=0”变成“5+2>7”?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怎么有机衔接与统一起来?
教育犹如行进的车轮,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链条必须环环相扣,任何一环出现问题,车轮便停滞不前。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长久的老师。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育人不仅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更是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家庭和社会是土壤,只有土壤优良,才能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一些家长在育人理念、行为上与学校教育相抵触,无形中消解了学校教育的效果。比如,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学校给孩子减少了课业负担,可到了家里,学校减少的作业有的家长会成倍加上;孩子想要学画画,有的家长斥责“画什么画,又当不了饭吃,耽误时间”;孩子要当志愿者、学雷锋,有的家长指责孩子“你是不是傻”。再如,在学校,老师教导孩子说要有规则意识、法制观念,不能闯红灯,可到了有的家长那里,如果孩子在路口没有车辆也等红灯,则会被斥为“木头人”;老师教育孩子要与人为善、宽厚待人,可回到家要是把自己吃亏的事向家长一说,有些家长便怒发冲冠“你傻啊?他打你,你不会也打他呀!”又如,在学校,老师教育孩子要垃圾分类、低碳生活,可到了家里、社会上,孩子接受到的又是另一套相悖的说辞。凡此种种都表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一旦在观念、行为等方面发生冲突,会让受教育的孩子在“进一步退两步”的循环往复中踟蹰不前。
良好的教育生态,不但要有“懂事的孩子”,更要有“懂事的父母”;不但要有良好的学校教育,更要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学校是为社会设立的。学校没有改造社会的能力,简直可以关门。”面对家庭、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错误理念,学校要发挥引导、改造功能,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但是,学校教育也需要家长、社会的共同参与。今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推动将家庭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争取专门经费支持,形成政府、家庭、学校、社会联动的家庭教育工作体系。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加强协作,形成合力,才能凝聚成最有效的“教育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