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3月1日讯 (记者 郁 芬) 以农业产业化引领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为农民进城铺路,打造特色田园乡村助力乡村振兴……2013年以来,江苏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为遵循,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城镇发展质量为关键,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导向,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努力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探索具有江苏特色的高质量新型城镇化路径。
推进新型城镇化,科学规划是龙头。省委、省政府于2014年5月出台《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设置总体发展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等四大类29个指标,着力推动城镇化从偏重速度规模向注重质量提升和可持续发展转变,从偏重城乡建设向注重民生改善和人的全面发展转变,从偏重城市空间扩张向注重完善城市功能和提高空间利用效率转变,成为引领全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础性、战略性规划。
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提升质量。江苏通过顶层设计、部署户籍制度改革,率先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大幅降低进城落户门槛,为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创造条件。居住证持有人依法享有子女入学、职业技能培训、公共租赁住房等20多项公共服务,累计制发居住证2600多万张。同时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推动城乡基本养老服务均衡发展、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等,让乡村同样享受公共资源福利。
坚持“四化”同步,推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加快农业社会化、市场化步伐,提高专业化、高效化水平,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提升综合生产效率,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以农业产业化引领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一体协调发展、持续发展、均衡发展、和谐发展。
坚持标本兼治统筹推进,城乡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在全国率先启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的特色资源,走多样化的特色发展之路,通过实施山水田林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保护、修复提升乡村自然环境,促进“山水田林人居”的和谐共生。截至目前,已经确立136个试点村庄,到2022年,全省将培育500个左右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保护1000个左右省级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组群,建成1万个左右美丽宜居村庄。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结合“1+3”重点功能区战略(扬子江城市群、沿海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实施,以城市群作为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加快推动城市群建设、乡村振兴和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全面增强城镇竞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