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这条大河奔流不息2500余年 无锡运河记忆该如何唤醒?
2019-01-19 16:21:00  来源:江南晚报  
1
听新闻

  北塘大街

  古运河南长街

  这条大河,奔流不息了2500多年,从古流到今。作为独特的活态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要更好地流向未来需要运河沿线城市集体发力。无锡运河是大运河独具特色的一段,有“千里运河,独此一环”的美誉。近日,全省开展了“寻找大运河江苏记忆”的活动。无锡运河记忆是怎样的?该如何留住又该如何唤醒?

  特色无锡运河环通老城价值独特

  大运河无锡段北起常州与无锡交界的五牧,南到无锡与苏州交界的望亭,全长41公里。无锡城区段运河自吴桥至下甸桥,全长约11公里,起自双河尖,流经黄埠墩、莲蓉桥、亮坝上、亭子桥、羊腰湾、清名桥、淘沙巷、西水墩、西门桥等重要节点环通无锡老城区。“先有大运河,后有无锡城。”无锡文史专家夏刚草说,无锡城是由这条黄金水道孕育而起的,无锡城的街巷、道路,是在大运河两岸及其支流岸边逐步建起、发展、延伸,最后定型为了龟背形状的格局,大运河穿城而过。到了明嘉靖以后,大运河主航道又改从城东和城西环城而过,使得无锡运河在全国运河沿线城市中魅力独具。

  “运河城区段中,大运河与惠山古镇的关系尤为密切,古镇就在运河边上,是运河明珠。”在无锡市文旅集团董事长张中云心目中,惠山古镇是无锡运河记忆的代表。张中云把空中俯瞰的无锡运河比作一条彩练,把惠山比作河上起伏的一条蛟龙,锡山如龙头,龙光塔似龙珠。而于河而言,锡惠山麓之所以是无锡人的家山,是无锡地标,也有着重要的航标导引作用。眼下,惠山古镇正处于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的关键期,而在参与申遗的十余个古镇中,无锡惠山古镇因傍河依山的独特地理环境而凸显出了独特的文化价值。

  运河水路交通便利,人们愿意选择在运河边上这块风水宝地建寺庙、建祠堂、建书院、建园林……张中云很清楚古镇因运河而兴的道理。为了彰显无锡运河的独特价值,文旅集团着力打造无锡运河畔的惠山古镇景区,并积极筹划惠山特色风情小镇。张中云透露,景区正在积极申报国家5A级景区,有望于年内申报成功。而今年,古镇还会继续围绕水做文章,上河塘祠堂群有望恢复,还将开挖并建成烧香浜水系,形成完整的惠山古镇框架。

  理念保护运河才能留住运河记忆

  2017年,习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自此,全国掀起了大运河保护的高潮。去年,大运河成为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来自江苏的代表们建议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呼吁沿线城市共同传承保护、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为大运河上的重要一环,无锡运河的保护与建设牵动全城和全省,也影响着全国。而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归根结底要保护先行。

  无锡城发集团董事局副主席赵民提出,无锡运河文化带建设要做好规划,城市的更新建设并非大拆大建,而是有保护的理念在,规划也是以保护性规划为主。特别是环城运河与古镇区域,可分为近期、中期、远期规划,在这些地带,按照“只做减法,不做加法”的原则,严格控制保护区内新增建筑,而以基础设施的改建为主。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副院长王健直言,当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形势很好,无锡一向善于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对于古运河一定要好好保护,切忌拆真建假。无锡运河文化内涵丰富,王健建议无锡要讲好运河故事,发掘徐建寅、胡雨人、须恺等运河人物。

  十多年来,运河网董事长应晓萍一直在做一件事:传播大运河文化。她跟同事们跑遍了中国运河沿线城市,完整记录下大运河申遗的历程,深感只有保护运河才能留住记忆。“大保护不要大开发,这是运河文化带建设最主要的工作,要下大力气。”在她看来,无锡运河的保护与规划一定要科学化、正规化,对于运河文化带结构性、功能性的设计要加强,同时要加强文化带内容的建设,“无锡运河边这么多场馆、历史文化遗存、工业遗产,要有内容可看,让人们记住,才能留住人心”。

  行动建好运河文化带唤醒运河记忆

  无锡对运河的整治与建设历经十余年,完成了河道整治,打造出生态景观,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建成运河文化核心区域。如今,行走在运河沿岸,有步道、有雕塑、有景观,河面上船只不时驶过,到了夜间,沿河亮起灯来,古运河风光带风景宜人,风情无限,无锡运河记忆被唤醒。去年,无锡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联席会提出,要努力把大运河无锡段建设成为高颜值的生态长廊、高品位的文化长廊、高效益的经济长廊。但事实上,运河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该如何融合发展始终考验着城市智慧。

  赵民介绍,这些年,环城古运河综合整治项目共拆除沿线37万平方米建筑,完成了全线河道清淤、截污工作,修复驳岸,新建了亲水平台,打通了两岸步道。结合城区低洼地区改造,腾出了大量沿岸腹地,增加绿地,对沿线桥梁进行包装、出新,对沿河小区建筑外立面进行改造,让运河呈现江南水弄堂特色。十余年间,茂新面粉厂旧址建起了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黄埠墩得到了整修、无锡还利用工业遗产改建成了运河公园内的三座博物馆……

  文史专家郁有满编写过一部《无锡运河志》,十分清楚无锡运河沿线遍布文化遗存、遗迹。他建议尊重和发掘运河文化历史,把无锡运河沿线的文化遗迹串成线,联成片,开发出有质量的参观旅游线路。比如原亭子桥堍亭子桥小学门口一棵古树下有古代的春场遗址,每逢春天,县官要去“打春”,做春场,祈祷上苍给百姓一个丰收年。因为这里地处东门口,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古人选址有理有据。

  呼吁恢复北塘大街做好文化复原

  从三千多年前的吴太伯开凿伯渎河,至春秋时吴王浚江南运河,到新中国成立后开凿新运河,水城无锡文脉绵长,文化是运河的魂。“因为运河,无锡曾是闻名的布米丝钱四大码头。米、豆、粮油加工和繁华的商业金融都集中在北塘。”无锡市古运河研究会专家组成员富耀南回忆,过去,吴桥至三里桥那里,河面宽达120多米,常年停泊众多船只,船帆林立,南来北往,很是壮观。北塘西沿河,船靠着船上下货,热闹极了。无锡人世代生活在运河边,出门见河,抬脚上桥,无锡运河记忆承载着无锡人的乡愁。

  借着运河文化带建设之机,富耀南呼吁,无锡的历史文化街区不能少了北塘大街。夏刚草和郁有满也多次呼吁对北塘大街历史文化的挖掘与恢复。夏刚草建议恢复接官亭弄,这部分位于中山路段以南,吴桥东路与春申路交叉口西北侧,是古运河风光带的重要节点,历来商贾云集,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也是反映封建社会官场礼仪的重要场所。郁有满也提出,能否恢复北塘的过街棚建筑与码头,而过街棚建造还可以与建造商市结合起来。

  链接关于无锡运河文化地标

  运河文化研究专家、《江南大学学报》 编审谢光前教授总结,无锡运河呈王气显霸气,聚才气涨士气,通仙气有骨气,接地气带俗气,因此,无锡运河文化地标应是结构与功能的完美融合,既饱含历史文化人文精神,又是百姓诗意栖息的场所。郁有满主张,无锡运河文化地标就选清名桥这座古运河上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无锡运河的一张名片,历史悠久,又处在“运河绝版地”。原南长区区长曹荣之对此很赞同,认为清名桥水弄堂是京杭大运河全线保存最完好、最精华的段落之一,也是文旅融合的典范。

  (张月/文 陈大春/摄)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