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十县十镇十村十企调研行】德胜村:产业融合走富民强村新路
2018-12-24 07:0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赵晓勇  
1
听新闻

  靖江市新桥镇德胜村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2009年,德胜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只有数万元。2010年,村里来了个“能人书记”杨恒俊。在他的带领下,德胜村的农业发展上演连轴好戏:建成10万只蛋鸡养殖场,规划建设1000亩德胜有机大米基地,利用废弃的河床等规划建成标准养殖区近400亩,合作投资近千万元、流转近600亩土地建设科技生态园……

  “十县十镇十村十企”调研组认为,德胜村立足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以农业发展为动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经济建设、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村级治理、农民收入等方面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富民强村新路径,逐步实现“德进业胜、胜地裕民”的富民梦。

  德胜村位于靖江、泰兴交界处,是典型的农业村。2010年,杨恒俊放下手中的生意,临危受命回乡带动大家一起致富。他将企业管理方法引入村管理,坚定走高效生态农业的路子。在对高邮市横泾镇的考察中,他发现该镇的咸鸭蛋绿色环保,但销售不太理想。杨恒俊想到他旗下经营的100多家超市,可以与其开展合作,“借鸡下蛋”引进致富项目的想法在他脑中产生。回村后,杨恒俊就组织人设计包装、申请注册“德胜村”商标。很快,以德胜种养殖合作社为主体,成功“孵化”出“德胜村”牌咸鸭蛋。通过农超对接等方式,“德胜村”牌咸鸭蛋畅销上海、浙江等地。

  2011年,德胜村又与无锡市阳山镇合作,在德胜村引进阳山水蜜桃,由阳山镇提供技术支持。百亩桃园已开始挂果,批量上市。

  如今,德胜村1850亩耕地流转率达100%,建成400亩水产养殖区、600亩有机大米种植区、400亩生态园、300亩桃园、10万羽蛋鸡养殖场……“在杨书记带领下,这几年德胜村变化很大,我很看好村里的发展。”邦华水蜜桃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季邦华说。

  德胜村食品加工基地内,工人们正忙着加工“德胜村”大米。稻谷运至车间后,先经烘干设备烘干,再进入碾米机,通过光电色选机分拣异色颗粒,品相好的白米由电子定量秤自动称重,经输送缝包机封装。观看大米由谷粒变成米粒的加工过程后,前来参观的一位网络名人赞不绝口:“这是我吃过的江南系列最好的米,黏牙度正好,有弹性,品质相当高。”

  德胜村种植的有机大米,今年亩产达250公斤,还未收割时就被抢购一空。德胜村的有机大米创新采用“休耕”种植方式,坚持从田间到餐桌全程自营。12组村民朱元凤说,“我在基地打工,60元一天。现在村里年年变样,不仅环境变好了,赚钱的机会也多了。”

  目前,“德胜村”品牌农产品已涵盖米、活禽、甲壳动物、新鲜水果蔬菜、白酒等5大类20多个品种,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种养、标准化控制、产业化经营。德胜农业科技公司利用微信公众号、淘宝等平台进行产品销售,目前正加快与江苏邮政的合作洽谈,借助中邮快购平台形成产销一体销售模式。

  杨恒俊认为,只有品牌化经营才能提升本土产品附加值,赢得更多经济效益。他将村里的有机大米、水产、水蜜桃等都注册成“德胜村”品牌,采摘、垂钓、餐饮等“德胜村”休闲旅游项目也陆续推出。

  随着品牌化运营的成功,德胜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收入水涨船高。去年,德胜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8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3.8万元。更令人欣喜的是,德胜村的蝶变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寻找发展机遇,目前已有10多位外地客商在德胜村投资,回乡创业的也有20多人。

  “农产品要走出地域限制,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必须打造自己的品牌。”杨恒俊说。德胜村将按照“产业特、环境美”的要求,探索践行大农业、大产业、大品牌和小旅游“三大一小”发展理念,依托有机农业生产基地,打造德胜村农产品展示区、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实现集生产、仓储、物流、互联网、销售、院士工作站、食品检测为一体的目标。

  调研组专家徐志明认为,德胜村以农业发展为根本动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其成功的做法与经验对全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启发与借鉴意义。

  记者 赵晓勇 通讯员 冯锦忠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