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顾芗:演小人物故事,颂大时代变迁
2018-12-16 08:5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代表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在这样一个大时代,一位文艺名家、大家应该如何进行创作?留下什么作品?承担什么使命?

  苏州滑稽戏表演艺术家顾芗用40多年的艺术人生作出最有说服力的回答。她先后塑造了20多个人物,全是平头百姓身边人,但这些小人物的故事讴歌真善美,反映大时代,让观众在笑声中带着感动的泪。把这些小人物排列起来,就能看到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巨变,还有那些永恒不变的人间真情。

  十八般武艺上舞台,

  “千面女郎”摘得梅花大奖

  顾芗的“芗”字,本意是调味的香草。作为一名滑稽戏演员,她深知笑是生活的调味品,而她的人生和表演就像香草一样,深深扎根于社会生活,接地气同时散发着艺术的馨香。《快活的黄帽子》《一二三,起步走》《青春跑道》《顾家姆妈》《探亲公寓》……她和她所在的苏州市滑稽剧团用一个又一个现实主义题材佳作,推动一个百年剧种的推陈出新。

  而立之年才入行滑稽戏,顾芗是个“迟到者”,然而此前10年的人生际遇造就她的多才多艺,滋养她的艺术人生。17岁那年,顾芗作为知青插队,并加入宣传队,开始自己的艺术生涯。19岁时,她被调入金湖县文工团,成为专业演员。

  “当时被下放的有一大批艺术家,如著名的编剧、作家和演员黄宗英,歌唱家臧玉琰,芭蕾舞名家徐叔钦……”顾芗回忆说,“这些名家亲自指导我们练声乐、形体、戏剧表演,我们每天五点起床练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当时要表演样板戏,任何细节都不能马虎,除了勤学苦练没有任何捷径。”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日新月异。1980年,在艺术上崭露头角的顾芗被引回苏州,进入当地沪剧团,然而传统艺术在时代大潮中落伍,1982年苏州9个艺术院团撤掉4个,顾芗被分到苏州市滑稽剧团。

  刚开始顾芗并不喜欢滑稽戏:“其他戏剧唱念做打都有严格的规范,而滑稽戏完全没有套路,九腔十八调什么都来,随意得缺少艺术的庄重感。”慢慢她才发现,奉行“拿来主义”的滑稽戏没有套路也就没有约束,创作和表演的空间无限,你有十八般武艺尽管用上,但十八般武艺你用哪一种呢?“什么程式都没有,原来我演的是‘空手道’啊!”

  此前的10年,她演过歌剧、京剧、话剧、淮剧、沪剧和黄梅戏,非凡的语言天赋又让她学会十几种方言,这些技能大大拓宽她的戏路。1982年苏滑创作《小小得月楼》,并拍摄同名电影,顾芗把一个天真任性、骄矜幼稚的乔妹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顾芗由此渐渐成为苏州滑稽戏的代表人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舞台角色,被人们称为“千面女郎”。

  1991年,顾芗凭借《快活的黄帽子》摘得梅花奖。

  1997年,顾芗凭借《一二三,起步走》摘得二度梅。

  2011年,顾芗凭借《顾家姆妈》第三次获得梅花奖,成为江苏唯一的梅花大奖得主。在全国7位梅花大奖得主中,她是唯一演现代戏获此殊荣的名家。

  演小人物说大时代,

  让观众笑破肚皮揩湿手帕

  在中国戏剧百花园里,滑稽戏很年轻,其前身可追溯到清朝末年江南农村的“说新闻”,民间艺人们敏锐捕捉时事热点,用诙谐幽默的说唱讽刺时弊,与百姓日常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平民视角和关注现实是滑稽戏的基因,也成为苏州市滑稽剧团创造辉煌的立团之本。顾芗主演的多部滑稽戏,演遍大半个中国,囊括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文华大奖等所有重要奖项,就是因为它们虽然讲述小人物的故事,却折射大时代的现实,让人前几分钟捧腹大笑,后几分钟感动落泪。

  《快活的黄帽子》说的是搬家队眼中的社会百态,切中住房这个城市人最关心的社会问题;《一二三,起步走》讲的是青少年之间、师生之间、城乡之间的心灵对话;《青春跑道》说的是老师、学生和家长共同站在青春的起跑线上;《顾家姆妈》中,保姆阿旦反仆为主抚养大两个被遗弃的孩子,用超越血缘的大爱,和儿女们共建家园;《探亲公寓》演绎旅店老板阿德夫妇帮进城的农民工夫妇团聚,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体验爱情的甜美……这些现代剧紧扣时代的热点甚至是痛点,弘扬的是真善美,呼唤的是永恒的人性。

  “滑稽戏从百姓视角看世界,反映老百姓的所思所想和喜怒哀乐,讲小人物故事,更容易诙谐灵动,这样的主旋律才能叫好又叫座。”顾芗说。

  在这些作品中,顾芗追求的并不是抖包袱、放噱头,而是寻找人物背后的社会价值。

  在《快活的黄帽子》中,顾芗扮演的“黄毛”一上场就拎着锅碗桶盆叮当作响,再唠叨着“结婚6年只有6平方米”的台词,一个辛劳但窘迫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但在老华侨把她当作女儿时,她却坚定拒绝老人赠送的大房子。“穷得有骨气,穷得开心,穷得潇洒”,这台词背后是小人物的大志气。

  在《一二三,起步走》中,44岁的顾芗把15岁的安小花演得惟妙惟肖,这部剧累计演出6000多场,创造儿童剧的奇迹,并被19个剧种、90多个剧团移植。在湛江,一位小姑娘攥着40多元零钱,要“安小花”给“苏老师”看病,顾芗不忍心告诉她“这是戏不是真的”,只好含泪拜托学校老师把钱捐给需要的人。

  在《顾家姆妈》中,顾芗扮演的阿旦在兄妹因利益反目时,用谦和的语气说道:“我不懂什么市场经济。我只是希望,有奶吃的想到没奶吃的,没奶吃的能够吃上几口奶。”这番话让很多观众潸然泪下。

  “为老百姓创作,演给老百姓看,是我们排演每部剧的根本”,顾芗深有感慨地说:“艺术源自生活高于生活,但我还要加一句:艺术最终要回归生活,观众是艺术的起点和终点。”

  守住舞台、守住角色,

  戏剧演员的天职与铁律

  除了梅花大奖,顾芗还三获专业舞台艺术最高政府奖文华奖,两获全国“德艺双馨”优秀艺术家称号,当选全国劳动模范。她是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党的十八大代表。

  绝大多数剧团都经历过市场萎缩、生存困难的危机,但苏州滑稽剧团演出多得接不完,一年300场以上的演出让顾芗乐在其中,但也为之付出很多。1995年顾芗甲状腺出现问题,化验结果让医生怀疑是恶性肿瘤,但剧团即将赴湖北十堰,她推迟手术时间,抱病演出,让很多观众感动落泪。

  演员是一个燃烧自己的职业,顾芗告诉记者:“观众看到的,是演员驾轻就熟的台词,一字不差的唱段,行云流水的表演,但演员的心在流汗,我们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遇到排练和演出,夜里醒来就在头脑里过一遍戏,醒几次过几次,所以我这辈子都没有深睡眠。在外地巡演期间,为了防止磕磕碰碰影响演出,我甚至连门都不出。”说到家庭,顾芗摆摆手不愿多说,但剧团里的同事们都知道,顾芗在父亲弥留之际、母亲突发中风时,还有女儿高考时,她都不在亲人身边。戏大于天,这是一个演员内心的铁律。

  回顾几十年的舞台生涯,顾芗说的最多的是一个“守”字,她认为“守住”是戏剧演员的天职。在台上,一个演员要“守”得住自己的角色,举手投足每句话都要符合人物的设定,舞台上不能有本色演出:“不要千人一面,而要一面千人——演员只有一张面孔,却能够塑造各色人等。”

  而“守”住角色的前提,是演员能够“守”住舞台。舞台演出是当场的艺术,不能暂停,不能重来,更不能剪辑,台上一分钟就是台下十年功,但与影视演员和综艺明星的曝光率和出场费相比,戏剧演员尤其是年轻演员太清贫、太寂寞,所以戏剧界人才流失很严重。如果内心没有真爱,“守”不住生活中作为戏剧人的角色,就谈不上“守”得住舞台上的角色。

  作为滑稽戏国家级传承人,顾芗现在每年演出大戏100场以上。她热心“传、帮、带、托”,帮助年轻演员更快成长;同时,走进群众文化团队,走进学校,传授和普及中国传统戏剧。

  “我要和年轻演员,和全社会一起来守护传统戏剧,推动传统戏剧的复兴,把中国艺术、中国精神保护传承下去。”这是顾芗心中久久萦绕的梦想。

  本报记者 王宏伟

标签:
责编:马燕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