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两万多张照片深切缅怀大屠杀死难者 抗战老兵夫妇年年用镜头记录悼念活动
25年拍摄图片全部无偿捐赠给江东门纪念馆
2018-12-08 07:1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周敏  
1
听新闻
 
纪念馆副馆长凌曦代表纪念馆接受捐赠。
 
两位老人拍摄的2017.12.13 烛光祭。(刘健芝供图)
 
在使用数码相机前,两位老人冲印的胶卷按照年份和活动名称包扎保存。

  “在惨案发生80周年之际,印制这本图集,是我们对遇难同胞深切的缅怀和告慰,只要身体情况允许,我们会端着相机一直拍下去。”抗战老兵刘健芝、祁恩芝夫妇在退休后,毅然拿起相机,一年不落地记录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悼念活动,对他们而言,25年坚持拍摄的初心,意在告诉自己也告诉后人,不忘国耻、铭记历史,“让历史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

  12月7日上午,这对耄耋夫妇将1994年至2002年拍摄的1008张胶片底片、2002年至2018年11月拍摄的22286张数码照片、5本《坚守24年的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祭奠活动纪实》图册无偿捐赠给江东门纪念馆,供纪念馆收藏、使用。南京晨报/爱南京见习记者 周敏 摄影报道

  抗战老兵退休后定格珍贵瞬间

  据了解,今年91岁的刘健芝和83岁的祁恩芝,是两位抗战老兵。“我亲历过胶东半岛抗战。”对于旧事,刘健芝老人依然历历在目。1985年8月15日,纪念馆建成并开放,亲历抗战的老夫妇走进纪念馆,自此开始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进行深入地了解和研究。退休之后,二老一合计,决定拿起相机搞摄影,他们将目光锁定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悼念活动上。

  “这是我们1994年拍摄的。那一年,南京首次公开举办集会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祁恩芝老人告诉记者,这是他们拍摄的第一张照片。在此之后,南京还举行了电影《南京大屠杀》的开机仪式,他们全程拍照,留下了宝贵而又独特的历史资料,“我们还会把照片发到报社、网站上,想让更多人看到。”

  每张旧照片背后都有一段故事。2000年2月27日,南京举行“声援东史郎座谈会”,刘健芝老人拍下了白发苍苍的东史郎鞠躬致谢的照片。6年后,东史郎离世,但他鞠躬致谢的这一幕却永远定格在镜头中。“我们要把这个历史揭露下去,能揭露多少就揭露多少。”老人补充道。

  要让后人了解这段历史

  每年清明节、“八一五”、“ 九一八”等重大纪念日,以及南京大屠杀史实相关研讨会,刘健芝、祁恩芝夫妇都会尽可能来到现场进行拍摄,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国家公祭日期间,我们进不来纪念馆,就去丛葬地拍摄市民的悼念活动。平常我们都一起拍摄,但是丛葬地比较分散,我们就分开拍摄。” 刘健芝老人透露,今年公祭日他们计划上午去丛葬地,下午来纪念馆,晚上拍烛光祭。

  “二老都是抗战亲历者,对这段历史有着更真切的感受。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坚守着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副馆长凌曦告诉记者,从去年年初开始,这对老夫妻开始着手整理照片,他们从数万张图片素材中,梳理出593张具有代表性的照片,再亲手编排成176个页面,并自费出版画册,赠送给纪念馆,“用他们的镜头反映纪念馆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很多镜头是我们首次看到,这对纪念馆而言是一份珍贵的礼物。”

  国家公祭期间20条公交调整 2号线“云锦路站”跳站运行

  晨报讯(通讯员 魏毅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陈彦)记者昨日从南京市客运交通管理处获悉,因12月13日举行国家公祭日,当天7:00-13:00期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周边道路将实施交通管控。

  临时调整的公交新线路具体为7路、166路、41路、48路、56路、63路、109路、161路、170路、204路、186路。另有公交37路、61路、80路、81路、和D7线调整首末站。此外,公交39路、57路、82路、D4路:在江东中路“汉中门大街至集庆门大街”路段,车辆从快速车道进入江东门隧道行驶。原江东北路汉中门大街、江东中路水西门大街、江东万达广场站不再停靠。地铁2号线“云锦路”站也在国家公祭仪式当天从7:00时起跳站运行。相关路段交通管制措施解除后,公交线路恢复原运营路段,地铁2号线“云锦路”站恢复停靠。

标签:刘健;拍摄;老人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