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向区域中心城市迈进,徐州又有大动作
2018-12-07 21:1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倪方方  
1
听新闻

  12月8日至9日,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将在徐州举办,这次会议召开的目的很明确:为推动建立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合作新机制,积极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融合发展之路,协同推进新一轮区域合作发展的重点工作。

  10月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改委制定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这意味着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中的“北部淮海经济区”部分,明确提出:“着力提升徐州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发挥连云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东方起点和陆海交汇枢纽作用,推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

  “淮海经济区”概念首次在国家重点区域规划中提出,前所未有。江苏北部特别是徐州,又迎来新的重大战略机遇。

  为协同发展定调

  淮河流经我国中东部地区,全长约 1000 公里,是南北方的重要分界线,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国务院批复同意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淮河生态经济带包括江苏省淮安市、盐城市、宿迁市、徐州市、连云港市、扬州市、泰州市,山东省枣庄市、济宁市、临沂市、菏泽市,安徽省蚌埠市、淮南市、阜阳市、六安市、亳州市、宿州市、淮北市、滁州市,河南省信阳市、驻马店市、周口市、漯河市、商丘市、平顶山市和南阳市桐柏县,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广水市和孝感市大悟县,规划面积 24.3 万平方公里,2017 年末常住人口 1.46 亿,地区生产总值 6.75 万亿元。

  《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战略定位可以用“三带一区”概括,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带、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带、新型城镇化示范带、中东部合作发展先行区。规划提出,构建“一带、三区、四轴、多点”的总体格局。其中,“一带”指淮河干流绿色发展带;“三区”指东部海江河湖联动区、北部淮海经济区、中西部内陆崛起区;“四轴”则是依托多条交通干道,形成4条发展轴,对接其他国家级城市群、经济带;“多点”是增强对周边地区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

(淮安市古淮河畔航拍)

  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省是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责任主体,各地将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与运营。同时,鼓励通过市场化方式组建淮河产业投资基金等,推动设立股份制淮河开发集团公司。

  了解到,淮河生态经济带范围内县市都以农业为主。2016年,全国30个户籍人口超过150万的大县,在淮河流域最为集中。《规划》也指出,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比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化水平较低等。

  解决这些问题,协同合作很重要,中心城市的引领带动也十分关键。

  从国家战略角度看,加快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杨金卫提出,要整合资源优势,实现独具淮海经济区特色的产业阵容。比如,用新技术挖掘煤炭业的产业链条,走精细化发展的道路,将淮海经济区打造成全国最大的煤化工生态产业集聚区,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淮海经济区成为全国重要的科创重镇。

  抱团打造利益共同体

  《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首次明确了淮海经济区的范围,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枣庄、济宁、商丘、淮北、宿州、临沂、菏泽10市,为下一步区域内各城市间在交通、产业、生态、公共服务等领域融合协同发展拓展了空间。

  注意到,早在2017年6月,国务院批复了修订后的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定位,要求徐州进一步加强与淮海经济区相关城市的联动,服务江苏省域整体发展。江苏省部署实施的“1+3”重点功能区战略,将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作为独立板块,徐州在全省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为推动淮海经济区的合作,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成了大忙人。11月19日至21日,周铁根3天跑了4地,率领徐州市代表团,赴商丘、枣庄、宿州、淮北考察学习。这次考察学习,是交流合作之旅,显示了携手兄弟城市开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决心,也体现了徐州争当中心城市的强烈愿望。

  淮海经济区在国家层面高起点规划和建设,对于打破行政区划的割裂状态,打造中国长江以北的东部地区继京津冀之外的第二个沿海经济带至关重要。为此,淮海经济区范围内的城市之间一直在相互走访,探讨更好的合作之道。

 
(徐州城市夜景)

  徐州发改委有关专家告诉记者,淮海经济区借鉴长三角区域合作新模式,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突破行政封锁、利益分割的格局,让淮海经济区成为利益共同体,真正实现区域共同发展。如此,徐州方能实现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徐州调研时指出的:“徐州之于淮海经济区,如同上海之于长江三角洲”。

  12月4日,安徽省淮北市党政代表团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晓武,市委副书记、市长戴启远的带领下到徐州考察。黄晓武说,希望两地以推进新一轮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为契机,进一步健全机制、互惠互利、深化合作,努力实现携手进步、共同发展。

  不仅如此,今年4月以来,临沂、开封、济宁、枣庄、商丘、淮北等市党政代表团相继到访徐州,表示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共谋发展的愿望。摆脱“地市级思维”、破除传统的“苏北意识”、卸下老工业基地“包袱”,徐州开始对标国际国内一流城市谋划发展标杆定位。

  《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批复后,深受鼓舞的徐州市很快起草了《关于加强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城市协同发展的意见》,推动淮海生态经济带各城市在交通、产业、社会事业、环保等方面展开合作。

  以国家发布《规划》为契机,由徐州倡议的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正在紧锣密鼓筹备。12月3日,周铁根主持召开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筹备工作调度会,精心谋划组织即将召开的区域合作盛会。

  用更大视野打造淮海中心城市

  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到地方考察选择了徐州,对徐州这个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振兴转型发展实践给予充分肯定,并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今年6月,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徐州调研时希望徐州以更宽广视野来理解和把握发展定位,要站在全省看徐州,站在云端看徐州,站在世界看徐州,努力把规划的“定位”变成实际的“地位”。

  今年1月28日,娄勤俭在参加省两会徐州团审议时,同样强调提高站位、抢抓机遇,特别强调徐州要有强烈的“答卷意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世界性眼光来研究推进高质量发展。

  中心城市最终要凭实力说话。周铁根曾多次提出:“中心城市不是领导‘封’出来的,更不是自己‘喊’出来的,而是要靠实实在在‘干’出来的。”2017年,徐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6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1亿元,经济实力位列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第29位,稳居淮海经济区20个城市首位。

  今年以来,徐州聚焦优质资源、推进改革创新,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项目招引、平台建设等方面持续用功发力、夯实了中心城市建设的产业根基。9月12日,北京恳谈会上,徐州向央企抛“绣球”,11项战略合作协议现场签约,48个投资体量大、层次高、回报率高的项目现场签订投资合同,总投资超过1345亿元。10月11日,徐州—上海大院大所对接合作恳谈会在美丽的黄浦江畔举行,100家大院大所的高层次领军人才、著名高科技企业负责人等300余名专家参加,现场集中签约项目33个。

 
(徐州—上海大院大所对接合作恳谈会)

  周铁根在徐州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时表示,要着力提高核心区城市的同城效应,着眼构建以徐州为中心的“1小时经济圈”,大力推进淮海经济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此,徐州提出目标:打造成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去年以来,徐州综合交通建设突飞猛进,综合交通网络更加完善。轨道交通1号、2号、3号线同步建设,相继开工建设迎宾大道和城东大道两条高架快速路,中心城市放射状路网雏形初现。徐宿淮盐铁路完成征地拆迁,三环公路、四环高速、五环公路共同构筑了中心城市交通大骨架。建成徐明高速公路江苏段、徐沛快速通道沛县段、271省道邳州段、324省道铜山段等项目,新增高速公路5.4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115公里、路网连接公路60公里。

  不仅如此,徐州瞄准大城市能级自主规划,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不断提升城市的品质和能级。据了解,徐州开展2049空间战略规划研究,突出功能区概念、打破行政区界线,按照把整个淮海经济区作为徐州辐射范围和集聚对象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用大视野大格局来带领地方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周铁根表示,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以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主抓手,徐州将全面提升产业支撑力、城市承载力、发展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创造更多过硬的高质量发展成果。

  记者 倪方方

  图片来源: 视觉江苏 视觉中国

标签:徐州;经济区;淮河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