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跋涉千年,憧憬未来 ——首届江南文脉论坛主论坛侧记
2018-12-03 23:5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徐宁  
1
听新闻

  江南,是一方镶嵌在中国版图上熠熠生辉的美玉。她用深厚的人文底蕴、哲学智慧,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源头活水,为人类通往未来的文明理想构建起一个多姿多彩的精神家园。回顾江南文脉的历史,就是见证她一步步走向中国文化巅峰的过程。

  12月3日上午开幕的首届江南文脉论坛主论坛迎来了来自全球五位重量级学者,他们纷纷就江南文脉的脉络,江南文脉的文化特征,江南文脉的当下意义等方面发表主题演讲。思想的波澜和谐共振,一种共识被达成——千百年来流水滋养的品性,文化气象的张扬,贯穿以坚韧勤勉的务实、灵动悠远的创新,被一代代人继承、深入、转化,成就了辉煌灿烂的江南文脉。

  江南崛起:从天下粮仓到精神高地

  江南文脉不是一种割裂、僵死的文化符号,它绵延至今,是一种活生生的文化形态。

  自远古开始,江南就开启了人类文明的征程。夏威夷大学教授、世界中国哲学联合会名誉会长成中英先生从中华文明源流的高度解读江南文脉的渊源,他提出,自南宋以来,长江三角洲的江南地区可以看成中华民族的粮食仓库,国家以此为基地,反哺大西北,形成东西互补、南北互动的社会生息、代代相传的文化格局。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对江南“天下粮仓”式的认知有了新的发展,到了明朝中期,江南发达的商业、服务业,使江南人过上了精细、富足、文明的生活,这里不断涌现出杰出人物,引领了中国人数百年的文化旨趣。

 
复旦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

  复旦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说,历代人口迁移,特别是由北方向南方的移民,给江南不断注入了中华文明的最优秀成分,不断增加的人力资源,也促使江南本土的人口不断进步,“松江在当时是‘衣被天下’的纺织品生产基地,苏州则成为全国时尚的样板。”

  如果要为江南文化崛起为中华文明的精神高地寻找一个标志性事件,葛剑雄认为,那就是上海的崛起。她为江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空前未有的舞台,也使江南文化提高到空前的水平。

  “很多江南人都是从家门口或者门后河道的船上,直接通过太湖、吴淞江、黄浦江到了上海,又从上海跨过东海、太平洋走向世界。”他说,在早期日本的留学生中间,大多数都是从江南出发的。他们返回以后,又以上海为基点,把他们学到的传播到江南、传播到全国。其中也包括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

  江南性格:如丝之柔如钢之韧

  东流入海的长江如同“江南”的主脉,它与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一起,把众多江湖河荡连接起来,勾勒出了一幅如人体脉络般的江南水乡轮廓。

 
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莫砺锋

  氤氲的水汽,无疑是江南文脉最深层的文化底色。“江南的文化基因中天然充溢着水的因素。它随物赋形,与物无争;它柔若无骨,却无坚不摧。”在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莫砺锋心中,水,是最能契合江南的文化标识。

  “江南自古以来盛产柔软细腻的丝绸和坚韧锋利的兵器,两者堪称江南文化的器物标志。”莫砺锋说,刚柔相济的江南文化,既有善良温和、宽宏通达的品性,又有果敢坚毅、刚强不屈的风骨。古往今来,南与北,东和西,不同的文化就在这里“和合共生”,共同造就了江南文化海纳百川、开放兼容的广阔胸怀。

  江南,得水之润,因水而兴。四通八达的水网使得江南成为货物流通的中心,并由此诞生了“不贵空谈贵实行”,重商致用、兴利济民的经世之风。

 
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

  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吴为山看来,商贾文脉是江南文脉中最值得发掘、研究、继承和发扬的文化脉络。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繁荣商业,酝酿出资本主义萌芽并推动工商城市的崛起,成为近代中国从贫弱走向强盛的最初起步。改革开放以来的“苏南模式”,则是江南商贾文脉卓越创新力的鲜活证明。延至当代,丝绸、茶叶、刺绣、云锦、玉雕、漆器、湖笔、宣纸、剪纸、泥塑、紫砂陶艺、苏式家具等精益求精、巧夺天工,至今行销天下,享誉世界。“‘儒商互补,理欲并重’的江南商贾文脉,培养了江南人敢于争先、善于创新的品格,成为新时代商业精神不可或缺的镜鉴。”

  江南启示:传承有致经验可期

  江南在历史上就以发达的经济和人文称雄,今天,江南又与当代语境中的“长三角”有着大部分的重合。在整个国家经济、文化框架中的意义举足轻重。

  曾经铸造古代江南地区繁荣辉煌的人文地理、社会结构及文化传统,也必将在深层次上影响着长三角未来的发展,甚至中国未来的发展。

  莫砺锋教授认为,当代中国正处于文化复兴的时代,当代江南人应该保持对本民族文化敬畏和传承,对江南文化的典籍进行整理和收集,对江南文脉进行探源溯本的研究。因此,江苏省委省政府在2016年启动的“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不仅为江南乡土文化的创新提供资源,而且为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经验。

  葛剑雄教授认为,要研究探讨江南文化的启示,不仅要从历史地理的环境背景出发,更要以我们未来要面临的大的人文自然环境来加以思考。“我认为在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面前,在人类已经认识到不同文化应该和谐共处、相互借鉴的理念面前,我们完全有信心可以迎接江南文脉灿烂的未来。”

  吴为山说,如今正值前所未有的新时代,江南文脉的发展迎来了最好时期,江南人民也必将在历史传承和当代创新中延续昔日荣光,不断丰富文脉内容,以新的生活美学涵养新的人文精神,锻造创新力,开拓新未来。

  成中英教授更把江南文脉的意义上升到世界范围,他认为,华夏民族的原初蓬勃的生命力,在文明发展的长河中逐渐提炼为江南地区的慧心与灵气,为人类在地球宜居地带上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学习与创新的范本,是另一类的“一带一路”。

 
耶鲁大学全球正义中心主任托马斯博格

  耶鲁大学全球正义中心主任托马斯博格( Tomas Pogge)同样认为,探讨江南文脉的启示不仅对中国有意义,对世界来说,也意义非凡。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说起江南文脉的精神本质,博格引用江南文化名人鲁迅的名言。他说,江南人乐于学习、吸收优秀的文化,江南人知道选什么路,也知道会有什么结果,这是他们的文化自信,也正是世界需要的一种自信,江南文化的崛起为世界提供了另一种成功的路径。

  江南,这个世外桃源般的所在,曾经是无数中国人的精神故乡,也曾经是人们千年向往的心灵栖息地。这是一份深厚的记忆,这里留有无数的感动。江南的文化跋涉之途,几多敬畏,几多骄傲。而今,奋力前行中的江南,将开启新的光荣与梦想,传承有致,绵延悠长。

  记者 徐宁 马薇

  摄影记者 万程鹏

标签:江南;崛起;精神高地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