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为期5天的2018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国际设计工作坊21日在苏州落幕。闭营仪式上,中外专家汇报研讨成果,发布《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苏州共识》。
本次工作坊以“遗产保护、功能活化与空间品质提升”为主题,邀请近30名规划设计专家组成专家组,对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的设计理念、建设策略、管理方式以及实施过程中如何统筹做好保护、传承、利用工作,进行有针对性和参考价值的规划设计与学术研究。工作坊的总体设计范围北至苏州山塘街,南至盘门,长约3.1公里,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详细设计范围面积约20公顷。
几天时间里,规划专家们来到大运河岸边,深入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实地踏勘调研,集中研究讨论。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梅耀林表示,工作坊形成较完善的规划概念方案,为下一步进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的建设提供了好的思路和方法。
闭营仪式上,中外专家发布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苏州共识》。专家一致认为,中国大运河是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技价值的世界文化遗产,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经典文化线路,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中国以国家文化公园的方式推动大运河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具有创新性,是值得深入探索的全新方式。与会专家在“制度的创新性”“价值的整体性”“文化的在地性”“保护的科学性”“传承的融合性”“利用的共享性”六个方面达成共识,对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提出具体建议,对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的规划理念和思路作出深入探索。 (于 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