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11日讯 “刊有王继才事迹的2012年11月21日《新华日报》以及记者原稿,能否赠寄我馆?”昨天,记者接到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白植明馆长来电,说要丰富该馆承办的“家就是岛、岛就是国”——全国“时代楷模”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展览”内容。他说:“你们省新闻界代表一行是11月3日来馆参观、4日登的开山岛,5日,王仕花、王志国母子也来馆参观,还在你们6年前合影前,讲述了4日即6年后,你们在开山岛相同地点再度合影的故事。”
6年前后,开山岛上两度合影,本该是久别重逢的欣喜故事,可造化弄人,如今已变成睹物思人的含泪故事。因为故事主角,那个6年前一口一个“老弟”叫着的王继才,再不会出现在镜头里。
记者至今觉得,这次机缘巧合,来自重情重义王继才的精心安排——3日下午,全省近百名新闻工作者赴连云港参加庆祝第19个记者节和学习宣传王继才先进事迹、弘扬爱国奉献精神“五个一”活动。第一站,便走进市革命纪念馆,参观王继才事迹展。
“这不是你吗?”“连拎包都一样!”在展览墙数百张照片中,眼尖的同行发现记者在开山岛采访王继才、王仕花的一张合影。“这是6年前照片。”记者确认,并掏出手机翻拍。“老王,我们又见面了。”望着照片中的王继才,记者默念道。
2012年11月13日上午,为与王继才夫妇同看十八大电视新闻,记者乘船首赴开山岛。没想到,途中遭遇7级半台风,待渔船顶风破浪驶到开山岛时,又被海浪打得“团团转”,无法停靠100米开外的简易码头。在岸边导航的王继才夫妇急得来回奔跑、喊破了嗓子。由于水下礁石密布,船老大只得下令“返航”。后来听说,王继才夫妇一屁股就地坐下,任凭风吹浪打,盯着船尾方向流了一下午的泪。
两天后,风平浪静,记者顺利登岛。王继才夫妇陪记者看水窖、数树木、钻山洞、摇升旗把手,把开山岛里里外外跑个遍。同船上岛的灌云县委宣传部同志还给我们拍了一张合影。临别,王继才搂着记者肩膀说:“我们是苏北老乡,老哥在岛上成天见不着人、没人说话。岛上条件差,不留老弟住宿了,但老哥有事给你打电话,你要接啊!” 记者连声应答:“放心,一定接!一定再来!”只见王继才掏出手机,当场将记者手机号码储存,并将“联系人”设置成“林记者”。
返宁后,记者撰写了《凭海临风,开山岛上国旗红》,刊于2012年11月21日本报1版。随即给王继才特快专递样报,可等他收到报纸时,已是2013年元旦。他在电话里知足地说:“已经很快了,过去3个月才收到1封信。老弟写了什么,老哥看不太明白,但新华日报登了,就说明省里没有忘记我们,我们守岛就值了!”
在之后两年多里,记者常同王继才通话联系。重要新闻策划,他往往是首选采访对象。有时,他来电咨询儿子王志国研究生毕业分配的事,有时通报岛上又增添了哪些新设施,酒后偶尔也发发牢骚。每次通话,他都邀记者再上开山岛,记者每次都应承,但每次都食言。想到这,对老王便多了几分愧疚。
4日登上开山岛,我让王仕花看手机中6年前合影,她不假思索说:“马快(上)带你去原地看。”话音刚落,光明日报记者郑晋鸣过来稳稳叫一声:“王仕花啊,我早上算了下,今天是王继才走的100天。”王仕花的泪水和哽咽声几乎同时出现,周围人的眼眶都红了。记者默默拍拍她的背,她抹一把泪水,转而抓住记者的手,不容置疑地说:“林记者,我们去后山!”她瘦削冰凉的左手,紧紧攥着记者右手,拾级而上。记者分明感到她手掌上的泪痕,凉得钻心。
“就是这里!”王仕花停下脚步。“不对吧?当年的塔呢?”记者迟疑不确定。“塔拆了,乱石整理过了,不会错的!” 王仕花大声道。“6年后在原地,你们再来张合影呗。”身旁的连云港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滕雯提议,并迅速闪到路边为记者与王仕花合影挪地方。“一起来张吧。”记者招呼。于是,大伙环绕王仕花,又留下一张缺少“主角”的合影。
王继才的生命定格在2018年7月27日。自此,他不再走进任何合影中。但他守岛奉献的形象,已经深深镌刻在亿万人的心里。
记者 林 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