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六拏具,一拱窗,八面琉,九层塔,正在苏州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上,一扇1:1复制的“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惊艳亮相。不仅如此,从这扇象征着南京厚重文脉底蕴的拱门上“走”下来的白象、青狮,和一系列取自《红楼梦》、六朝烟云、民国记忆的南京文化元素,正成为一系列版权精品的文化源头。而放眼整个江苏馆,以优质文化元素为源头、以创意设计为关键、具有鲜明版权意识的版权产品,不仅以适应现代人需求的产品形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也为非遗产业和其他文创产业的升级迭代作出示范。
立足文脉,文创讲述江南故事
徐徐展开一把印有竹林七贤形象的折扇,散淡不羁的魏晋风度穿越历史风尘而来;以《兰亭集序》的元素为灵感设计而成的手账、笔记本,令人沉浸于上巳节兰亭雅集的悠远跫音;印着《红楼梦》中人物图案的玻璃杯、丝巾、餐巾纸,其精致、剔透与雍容,展现当年金陵的繁华……在南京展区“文创大观园”,以南京的文化故事、文化元素、南京市博物总馆馆藏宝物为依托,适应现代人生活需求设计而成的文创产品,深受观众青睐。
即使一枚“妙法莲花系列”钱包,其中蕴涵的历史文化元素也不容小觑。据工作人员介绍,该系列文博文创衍生品,提取六朝时期最流行的瓦当纹饰莲花作为主要设计元素。“南京的历史文化资源太丰富了,目前文创大观园正在对这些资源进行开发,并积极申请版权登记,来维护文创产业良性发展。”工作人员说。
明代名画《南都繁华图》,为什么成为印在一款眼镜布上的图案?原来,在这幅相传为大画家仇英所画的南京明代风俗长卷上,竟有一个戴眼镜的人物,说明早在明代就有南京人戴眼镜了,设计师以此为灵感设计了这款眼镜布。此外还有为帮助孩子们巧记六朝朝代名称设计而成的魔方,让孩子们在玩转魔方过程中快乐地学习历史知识,这些将厚重历史文化融进日常生活的文创产品,为传承历史文化提供了令人欣喜的“打开方式”。
创意+版权,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非遗活起来,先要让人们爱上非遗。本届版博会上,紫砂陶刻、锡绣技艺和青瓷技艺等非遗项目的活态展演,令许多观众感慨“打开了新世界”。
以刀代笔,刀尖纷飞于古朴光洁的陶器表面,留下或深或浅的刻印,没过多久,一幅“绘”有莲花、翠鸟、荷叶的江南夏日图宛然呈现于紫砂陶器表面,既有水墨画的生动气韵,同时兼具朴拙含蓄的“刀味”与“陶味”,紫砂陶刻名家厉上清为现场观众带来的陶刻展演,瞬间俘获观众们的心。厉上清介绍,陶刻的过程看似兴之所至、“笔”走龙蛇,其实每一刀都有讲究,“这是一种综合性刀法,要多方面多角度用刀,这样陶刻才有气韵。”
作品刚问世不久就被“盗版”,是许多非遗行业从业者都遭遇过的难题,目前,这一难题正通过版权登记这一有效途径得到解决。“无锡拥有宜兴紫砂、无锡精微绣、留青竹刻等众多非遗项目,很多非遗传承人会主动将自己作品送到版权部门做版权登记,无锡版权部门也会主动到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师家中,为他们的作品进行版权登记。”无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新闻出版处处长吴昌应说。登记后,版权作品创意、图案、造型都将列入保护范围,无锡版权部门还将非遗传承人作品结集出版,以此申明版权,从而为非遗创新提供良好环境。
成果转化,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这里是书店,你可以徜徉其间挑选心仪的图书;这里是书房,你可以捧一杯清茶享受与好书相伴的快乐;这里是公共文化客厅,你可以静心聆听一场小型讲座,或者加入一场讨论;这里也是艺术馆,你可以漫步其中,欣赏知名艺术家们的画作……本届版博会上,南京展区的“建邺书房”板块为观众们打造一间古色古香的综合性公共文化空间,这间书房本身就是一项版权产品。
南京市建邺区文化旅游局副局长张敬之介绍,“建邺书房”从艺术设计角度申请了版权保护,为一间书房申请版权保护,在全国是比较少见的,这样做不仅为了维权,还希望使“建邺书房”更具名片效应。
在家纺、服装为主要特色的南通展馆,同样看到日益增强的版权意识为行业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以前,我们企业每次生产设计出新花样,上市后不久就被盗版,大大挫伤原创积极性。现在我们非常重视版权保护,仅去年一年就为615件花样申请版权登记,还专门聘请律师打理这方面业务,面对盗版积极起诉,可以说把版权当作事业发展生命线。”南通嘉宇斯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渠先生说。
从版权开发、保护,走向贸易、改编和输出,是版权成果转化和建设版权强国的必经之路。在南京展区“江苏网络文学谷”,乐中文网、红薯网、连尚文学等网络文学企业,以IP版权转化为纽带,展示集网络文学创作、影视、网剧、游戏、动漫等文、艺、娱于一体的IP全产业链园区形态。借助版权转化和输出,网络文学产业正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强劲动力。“我们企业近期完成了对MangaToon的天使轮投资,拉开‘国漫出海’新篇章,希望传递具有东方美学的中国漫画,向世界诠释东方文化的无穷魅力。”某网络文学企业总经理张金国说。
本报记者 冯圆芳 于 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