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走乡村话振兴⑤:组织强有力 振兴步子稳
2018-10-05 08:0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群雁要靠头雁领。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就会蹄疾步稳。在我省,农村基层党组织正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1234”工作法激发治理活力

  “现在住两层小楼,和以前比,变化太大了。”宿迁市宿豫区新庄镇朱瓦村村民董红玲说,过去,村民大多住在自建砖瓦房里,一下雨家前屋后道路泥泞不堪,大伙儿有很多怨言。

  朱瓦村党支部书记罗前彬说,为回应群众期盼、改善居住环境,朱瓦村抓住成为宿豫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契机,推动建设集中居住区,打造朱瓦特色村。

  如今走在村里,便民服务中心、幼儿园、卫生室、红白理事厅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显露出活力十足的现代乡村模样。

  在集中居住推行之初,因为不少村民信心不足,工作开展并不顺利。党员干部与群众心交心讲政策,让群众自选代建方,以实打实举措打消顾虑,群众逐步主动参与到集中居住区建设中,民主议事、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村里逐步探索建立起乡村治理新模式。

  其中最有特色的,当属该村创新实施的“1234”工作法,即重点推动党的组织网、社会治理网和智慧信息网融成一张网;开展“最美网格”“清洁家庭”评比及“星级文明户”评比两项评比;落实党群议事制度、村务监督制度、述职质询制度三项制度;培育乡村振兴讲习所、农民文化艺术团、“四点半”课堂、老年人互助协会四个载体。

  基层党建创新犹如朱瓦村的“活力密码”,不仅激发社会治理活力,更增强增收富民活力。

  这两天,在朱瓦村占地500亩的草莓种植基地,不少种植户正忙着管护草莓苗。“合作社提供基础设施、技术指导,我们种植户省心省力,增收更有底气。”站在草莓大棚前,朱瓦村草莓种植户杜运合憧憬着,明年一二月草莓上市,生活像草莓一样越来越甜。

  “支书领头调结构”拔掉穷根

  靠着种十几亩地,泗阳县来安街道东安居委会居民孙学年全家年景好时才能赚万把块钱。现在,他每年仅土地流转收入就过万元。

  孙学年把家里12亩地以每亩950元的价格流转给绿成旺金果梨合作社,自己跟老伴应聘到合作社做工,每人每天工资60元,算下来两人每年有5万元收入。

  合作社是由来安街道徐园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吴建忠牵头,周边6个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参与,771户3331名建档立卡低收入群众入股组建的。

  “基层的事情要办好,基层党组织最关键。”吴建忠说,为发挥书记在强村富民中的“领头雁”作用,去年起,宿迁创新开展“支书领头调结构”活动,徐园居委会党支部成立合作社,采用“支部+合作社+低收入农户”模式,规模化栽植金果梨。

  同样在合作社做工的建档立卡低收入户杨泰银家,每年比孙学年家多了笔分红收入。“在党员干部动员下,我们自愿以扶贫资金入股,梨树挂果前按入股金10%保底分红,挂果后按入股比例分配利润。”杨泰银说。

  今年,合作社首批栽植的450亩金果梨已试挂果,平均亩产500斤,将按协议以2.5元/斤全部卖给上海一家公司,亩均收益500多元。“丰果期亩产最多有8000斤,哪怕按2元/斤保底价收购,除掉成本,亩利润也有1.4万元,其中60%分红给老百姓。”吴建忠说,合作社将逐步打造“春赏梨花、夏品梨酒、秋摘梨果、冬补梨膏”的金色梨园,激活群众脱贫致富新动力。

  “书记领我们快步奔小康,领头调结构,不仅搞活金果梨产业,让老百姓腰包鼓了,还搞配套建设、改善居住条件,日子越过越好。”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徐谋胜说。

  “建好村支部,不愁村不富”

  走进南京市江宁区孟墓社区七坊村,可以看到一个标志性雕塑:缀着五角星和党徽的红色字母e,立在“为人民服务”石碑上。

  “中间的党旗代表‘党在我心中’,七坊的旅游发展、乡村治理都在党建引领之下;字母e形似七坊的‘七’字,也代表网络,即我们全要素网格化管理和电商工作站都基于互联网为民服务。”孟墓社区党总支书记陆瑶说,“去年有间集体闲置房被打造成党群微家,我们的工作宗旨是:微家微服务,真诚换微笑。”

  党群微家不仅是开展支部活动、党群共同议事的阵地,也是网格员为村民提供建房、民调、劳保等民生服务的场所,是集聚各种力量参与乡村治理的平台。很多退休的党员志愿者、乡贤代表参与其中。不久前在这里举办的家风家训评选和奖学助学活动,就是由乡贤代表牵头、网格员配合完成的。

  党群微家里的电商工作站,为村民提供收发快递、代缴水电费等服务。72岁的村民端木传金每天来逛逛:“以前交话费,要跑到六七公里外的网点,现在家门口就能办了,还能看看杂志、喝杯免费咖啡,比在自己家还舒服。”

  打造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既要增强内功,也要借助外力。苏州市吴中区张桥村打造“老党员工作室”,让老党员发挥优势,参与村重点工作,搭建党群沟通联系桥梁。村党委书记陆华东说,村里正在设计党建风景带,进一步增强凝聚力。

  “建好村支部,不愁村不富。”省政府参事盛克勤建议,各地、各级党委要把村级党组织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作,配齐配强村党组织书记,确保带头人“在岗、在位、在状态”;积极组织乡村振兴战略专题培训,使乡村干部知道“是啥、为啥、该干啥”;善于细分具体工作任务,让全省村级党组织“扛活、扛事、扛责任”。以此为抓手,推动我省乡村振兴掀起新一轮热潮。 本报记者 吴 琼

标签:
责编:陈康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