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唯金牌 不唯竞技 办会惠民
28日,江苏省第十九届运动会在扬州闭幕。作为本届省运会首席专家,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刘清早经历了从筹办到闭幕最关键的9个月。指导过广东、浙江、山东等省8次省运会的刘清早认为,本届江苏省运会在多个方面铸就我国省级运动会筹办工作的里程碑,可为全国其它城市提供借鉴,堪称省运会的“扬州模板”。本届省运会筹办为何获得如此高的评价?闭幕前,刘清早教授接受了媒体的集体专访。
【新理念】 本届省运会实现了办赛理念突破,不唯金牌论,而以青少年体育工作优秀组织奖的评选代之,设立竞技体育未来之星等奖项,在田径、游泳等30个项目中评选千余名“未来之星”。
专家解析:发展体育运动是内容、是手段,目的是增强人民体质。这届省运会很好地诠释了体育的这个定位。它整合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生体育、职工体育,不是一味地强调群众体育,也不是一味地强调竞技体育。所以这届省运会的核心就是健康生活,让人民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作为】 作为首次承办省运会的城市,扬州在启动筹办工作之初便提出“办会为城,办会惠民”。扬州不搞花架子、不搞形象工程,扎扎实实推进城市功能设施建设,更好地满足市民出行、健身、休闲的需求。
专家解析:“办会为城”就是要让我们的天更蓝、地更绿,让道路更加畅通,让体育场地就在老百姓身边,这些提升市民都能切身感受到。“办会惠民”就是让老百姓真正参与和享受运动会。有几个细节可以体现出为市民着想的特点:除了开幕和闭幕当天,主会场体育公园都是对市民开放的,可以自由进出;每个观众入口处,都安排了专门照相的地方。开幕式彩排前后进行3次,既是为了积累经验,也是通过增加场次,让更多市民在现场亲身体验开幕式的精彩。我们的赛事全部打开大门,市民可以免费任意去看,这一切都是为了表达“这是老百姓自己的盛会,欢迎老百姓多多参与”的理念。大赛筹办与城市环境改善、城市功能提升同步推进,市民从观众变成参与者,这届省运会办到了老百姓心坎里。
【新方略】 办成里程碑式的运动会,是扬州承办省运会的至高追求。从赛事筹备到场馆建设,从盛会服务、应急管理,到赛后运营管理,扬州将所有流程形成“扬州手册”,打造出可借鉴、可推广、可持续的省运会“扬州模板”。
专家解析:本届省运会实现了财务控制的目标,扬州坚持有赞助的就不借,能借的就不租,能租的就不买,如果要买,就一定要实现赛后利用。比如,开幕式现场有4个吊车,虽然不太美观,但节约下做支撑柱的2000万元。本届省运会实现了体育场馆“零闲置”“零拆除”,通过有限的人力投入,有计划的经费投入实现了大型综合运动会综合效益最好的目标。
筹委会在本届省运会215项工程中,梳理出可能发生常见风险的115项,实行分级管理,将风险落实到责任人,并制定相应预案。这种科学管理的成功经验,为全国其他的城市提供了一个省级运动会的“扬州模板”。
记者 李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