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酷暑坚守,只为泵站“无战事”
2018-08-05 07:25:00  来源: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8月5日讯 汛期过半,南京秦淮河流域雨水相比往年大幅减少,河湖库水位保持平稳。这样“平静”的汛期,一线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工作会不会轻松一些?3日,记者来到省秦淮河水利工程管理处寻找答案。

  上午八点半,记者来到武定门泵站,副所长赵庆华正要带领技术人员外出查找输电线路故障点。作为南京城南地区排涝主力的武定门泵站,前两天遭遇意外停电,面对随时可能到来的突发降雨,故障必须尽快解决。记者跟随赵庆华一同出发。“从外部环网供电柜到接入泵站的进线柜,其间的高压电缆长度达到500米,而且都是地下电缆,这不同于走路,而是一寸一分地通过检测仪搜索故障信号。”赵庆华说。

  中午一点半,室外温度达37摄氏度,地表温度更是升到40摄氏度,炙热的空气让人如置身烤炉,技术人员弓着腰走一段停一段,搜索短短100米至少要40分钟,没多久,大家的手臂被晒得发红,衣服已全部被汗水浸湿。赵庆华开玩笑说:“天气这么热,我们拿个鸡蛋在地上,可以煎荷包蛋吃了”。“对了,赵所,你不是今天还要去医院挂水么?”旁边的小王突然想起赵庆华刚做完手术还在恢复期。“算了,今天晚点去吧,问题不找到不放心。”赵庆华看似随意的回答,却让大家感到心疼。

  下午,记者来到秦淮新河闸站,刚下车便感受到脚下高温的炙烤。快步走进泵站厂房后,虽然没有了烈日的烘烤,记者却感受到另外一股“热浪”。这是怎么回事?带着疑问,记者向里走去,只见几位穿着蓝色工作服、戴着蓝色安全帽“包裹严实”的工人正在协助起吊桥缓慢挪动庞大沉重的冷却风机上盖,豆大的汗珠不断落在领口,几个回合下来,所有人都汗流浃背。近千平米的厂房里,人员往来穿梭,各工种密切配合,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记者随后下到1号机组电机井里,只见一个小伙子半蹲着,仔细进行测温线路接线,湿透的工作服已紧紧贴在身上,汗水不断掉在地上。这个小伙子名叫张凌宇,记者让他休息一会,他憨笑着说:“得抓紧当前停电停机的有利时机尽快完成泵站机组水冷系统改造。”说话间,站长王辉来送冰镇绿豆汤,他说,泵站机组以前使用的是风冷系统,降温效果和能耗跟不上生态补水对机组长期运行的要求,这次利用停机间隙换成循环水冷系统,将大大减少能耗,同时加快机组的降温速度,更能够保障机组的安全运行。

  “中午气温这么高,你们不休息会儿么?”记者问。王辉认真地说:“目前,我们泵站承担着常态化生态补水的繁重任务,仅上半年全站开机运行122天,抽引江水近3.65亿立方米,较往年同期增加187%,我们只有抢抓停机大半个月的空当开展设备改造,才不会影响下一轮的生态补水运行。”站在一边的技术干部李辰霄补充说:“昨晚试机过程中机组温度一直不稳定,处领导和我们一起在现场研究方案,一直到凌晨两点才结束,回去还要总结原因、想办法,今早六点又开始了,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抢占黄金时间,工作加快一秒,机组下次运行就提前一秒。”

  烈日高温下,无数一线水利人在酷暑中挥汗如雨、坚守岗位,他们用质朴的选择阐释纯真的职业精神。

  本报记者 吴 琼

  通讯员 程 瀛 康智瑜 张宛如

标签:吴琼;泵站;机组
责编:李旸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