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11日讯 (记者 徐兢) 央行7月9日在官网发布了《乘势而为,坚定不移,坚决打赢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攻坚战》的公告,引发市场关注。同一天,深圳300亿元规模的网贷平台“钱爸爸”也“闷”出了大雷,其公告宣布暂停运营,已被经侦介入。扬子晚报记者从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获悉,借助最新科技“鹰眼”,江苏省P2P网贷自律管理系统正式上线运行,8家网贷平台已接入。
再用1到2年完成专项整治
据央行公告,近期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原定于今年6月底完成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清理整顿工作仍将继续,“再用1到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化解存量风险,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初步建立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制度体系。”
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说,6月以来P2P网贷行业出现了66家“爆雷”平台,央行公告对稳定行业信心有明显作用。1-2年的时间等于给了平台方比较充分的时间做完善和调整。此外,公告中两次强调了要建立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体系,这表明监管方会进行监管上的创新。
江苏网贷行业的监管创新已新鲜出炉。扬子晚报记者从省互联网协会获悉,借助于最新科技“鹰眼”对网贷平台个体风险实行“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早化解”的穿透式管理,江苏省网贷自律管理系统近日正式上线运行。该系统背后是省金融办的推动,研发和运营主体单位是江苏结算。
以首家对接自律系统的存管银行渤海银行徐州分行为例,系统分四个子系统,即备案管理、交易监测、数据存证、分析预警,对网贷平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风险识别、预警和防控。该行行长马雪松认为,自律系统通过监管科技来实现从“人管”向“机管”的迭代升级,能积极、主动地去识别风险,把平台个体风险和行业风险关在“监管科技”的笼子里。
网贷自律管理系统能“补短板”
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岷峰博士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全省已有31家网贷平台(银行存管已经正式上线)书面申请接入该自律管理系统,8家网贷平台进入运营技术测试阶段。据悉,协会对具体接入名单仍是保密态度,本报将持续关注。
陆岷峰表示,自律管理系统的设计初衷是落实行业专项整治及穿透监管工作要求,为江苏网贷业态量身定制的一套综合解决方案。系统有三项“补短板”功效:一是补投资人风险识别能力短板。网贷投资人群体涉众面广,对平台及项目投资风险的识别能力不足而易“踩雷”遭受损失,通过这一系统将减轻投资人对平台风险识别压力。二是补监管效率短板,实现7×24小时监管。三是补网贷平台自律短板。平台的违法违规行为将被“扼杀”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