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发布苏北四县(区)“扶贫攻坚”调查报告,对丰县、滨海县、灌云县和淮安市淮安区的“扶贫攻坚”情况进行探究并提出建议。
产业引领,扶贫硕果累累
“苏北四县(区)扶贫工作,在产业引领、就业创业、教育助力、健康援助、金融助推和基础支撑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课题负责人、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石奇介绍。
通过调查发现,近年来苏北各经济薄弱县(区)通过充分集中政策力量,发挥产业引领作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了扶贫攻坚目标。
扶贫资金数量少、项目小而散、效益不高等问题,曾一度困扰着灌云县的扶贫开发。为克服难题,去年当地规定各乡镇精准扶贫资金仅规划投入到1-3个具体项目中,着力放大各产业项目体量。去年,灌云共确定财政扶贫资金项目57个,总投资达5169万元。“项目质量上去了、扶贫功效实现了,低收入户通过带动务工、量化分红方式,实实在在获得收益。”石奇认为,正是在政策聚焦、资金精准投放、因地制宜打理“一村一品”的基础上,东海石梁河葡萄、赣榆黑林猕猴桃、灌云叮当河大米等特色富民产品才得以应运而生。
产业引领的同时,就业、创业措施也在多点发力。在增加创业补贴方面,滨海县仅2016年低收入农户自主创业项目的奖补上限便提高至每户3000元,当年13945户受益,总奖补额度达到3091万元。“一年一个县3000万元奖补力度,令当地百姓振奋,也足以体现地方政府脱贫决心。”调查组成员、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叶林祥感慨。
阳光监管,保驾基层创新
从四县(区)的“扶贫攻坚”工作实践看,基层政府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层政府对一线信息的掌握最为充分。基层政府因地制宜谋划产业结构出新,带动低收入户的发展和村集体收入增加。”石奇说。滨海县海峰、木楼等村在当地政府指引下,依托高校、龙头企业的农业技术,在农业设施及农产品加工设备上加大投入,打造无花果、蔬菜等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
农村土地合作社正成为实现村集体收入增长的重要途径。淮安区朱桥镇依托资源优势,改变原有方式,推动土地流转、基地建设与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根据调研,全镇13个村(居)共流转耕地面积2.61万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61%,有效促进土地集约化、种植规模化,推动家庭化种植向农场、企业化转变,实现“农民土地流转得租金、村级服务得佣金、劳动力进厂上班得薪金”的新局面。
基层政府积极作为的同时,“阳光扶贫”也在全程护航。淮安是我省最先上马“阳光扶贫”系统的设区市,通过整合公安、民政、不动产、税收等多部门的完整数据链,全市7部门3大类28个条线扶贫济困资金全部纳入全流程管理。
医卫改革,防止因病致贫
调查组发现,眼下一些难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四县(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
例如,由于收入核算不准确,精准识别、精准退出带来一定困难。“同一地区农村低收入户,生产条件、产业结构、收入来源较为相似,且收入水平也较为接近,从中识别出最需要帮助的贫困户需要花费很多精力。”石奇说,如何优化贫困户识别方法,是苏北四县(区)渴望破解的难题。
“为鼓励贫困户如实申报,不妨对当年脱贫户优惠待遇保留1年,如第二年能继续脱贫再取消补贴。”调查组建议,为提高贫困户脱贫判断准确性,可参照户均年度收入、用电量、人口数等指标,采集数据定量分析,并构建一般贫困户收入与用电指标相互关联的预测模型,借助模型实现精准识别。
此外,“因病(残)致贫”的农户脱贫难,也是各地长期面临的一项难题。“在农村,虽然合作医疗机制得以普及,但报销比例偏低,因病返贫现象仍然经常发生。合作医疗能否为农户大病兜底,值得思考。”石奇指出。
石奇认为,将农村卫生室标准化经验尽快推广,拓宽贫困户报销范围,让贫困家庭不要因为惧怕花钱,将小病拖成大病,导致全家返贫,是关键所在。滨海县夹堆村卫生室标准化的经验、做法值得借鉴。该村卫生室与所有贫困户实行诊治签约,提供全科医生服务,电子档案建档率达97.6%,个别疑难杂症还可通过远程视频请县人民医院医生诊断,实现防病治病阵地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