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机打药好,比背喷雾器打药快多了,还不踩水稻,省力又省钱。”“高科技无人机,真的很棒!”在沭阳县乡镇,农民对无人机喷洒农药赞不绝口。把无人机喷洒农药带进广大农民视野的是一位名叫冯文韬的小伙子。
冯文韬,1993年出生,毕业于徐州工程学院,学的是应用化学,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玩飞机模型。“我从小喜欢研究飞机,开始纯粹是觉得好玩,后来就迷上了。”冯文韬说。
2014年冯文韬读大三,这年暑假冯文韬出门经过一片稻田,看到父亲和叔叔顶着35℃高温,背着沉重的喷雾器给水稻喷农药,非常辛苦。他上网发现,不少地方利用无人机喷洒农药,于是他就想把这项技术引到家乡。
2015年冯文韬大学毕业,他义无反顾回到家乡,召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研制植保无人机。当年10月,他们完成公司注册。可是冯文韬回家创业,起初却遭到家人坚决反对。“念了4年大学,还回到农村,书是白念了!”冯文韬的父亲冯家干说。
但是,冯文韬并没有放弃梦想。面对创业初期遇到的诸多难题——人员、资金和技术紧缺,他一边带领小伙伴到无人机企业考察学习,一边向亲朋好友筹钱。
“当时最大的困难就是技术。”冯文韬说,每生产一批无人机,都要经过反复测试,能适应各种天气和磁场状态,才能出厂。刚开始经常失败,试飞时无人机飞着飞着就歪了,甚至坠机。后来,他查资料才知道是因为无人机遇到变压站、高压线等障碍物,飞的时候应避开这些。每摔一次,少则损失几千元,多则损失几万元。
“我最担心在客户面前飞,如果飞机摔下来,或者飞没了,就会超级沮丧。有位个体户,买了一架飞机后说,你再给我飞另一架看看,飞得好我就再买一架。结果,飞机飞没了,这单生意也没做成。”冯文韬回忆说。
冯文韬的创业伙伴尤志说,“每次飞机掉下来,大家都会很伤心,冯哥也一样,但是他会很快转换心态,鼓励大家说,你们尽管放手去做,这些损失本来就在公司经费预算范围内。正是有他鼓励,我们才能不断试错,最后试验成功。”2015年12月,天频植保无人机产品终于问世。
仅仅3年多时间,冯文韬的公司已获专利19项,研发的产品通过国家农业植保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被评为“中国农用航空创新力企业50强”“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
植保无人机赢得沭阳农民交口称赞。种粮大户腾云飞承包1.4万亩地,以往每到植保季,就伤透脑筋。打一次农药,要雇用上百人花10天时间,自从前年与冯文韬团队合作后,打一次农药只需2-3天,只需七八个人,费用低多了,效率也高。“这小伙子不简单,让我们种植大户们尝到高科技的甜头。”腾云飞感慨道。
如今,冯文韬公司的产品不仅进入江苏13个设区市,还远销黑龙江、河南、江西、海南等十多个省。去年公司销售额达250多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创业就业50余人。
在沭阳不少乡镇学校,孩子们都听过冯文韬讲解无人机的课。冯文韬说,让孩子们多了解科技兴农知识,培养他们的兴趣,说不定他们当中将来会有更多的人回到农村,为农业发展助力。
从去年起,冯文韬又多了个新身份,他通过“乡村振兴新村干”报名、面试,成为挂任耿圩镇岗庄村村委会副主任。6月下旬他被授予江苏“最美大学毕业生”荣誉称号。
记者 徐明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