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电杆上爬出“草根发明家”—— 记东海县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班长陈继祥
2018-06-21 06:4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最美人物

  中国江苏网讯 6月2日是休息天,东海县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班长陈继祥却仍在工作室里“捣鼓”一项新发明。自从32年前进入东海县供电公司,只有初中学历的陈继祥始终坚守在电力工作一线,利用空余时间做研究、搞发明,如今手握38项国家专利,成了名副其实的“草根发明家”。

  群众用不上电,他心里不踏实

  1986年,18岁的陈继祥入职东海县供电公司,主动提出去巡线岗位磨炼自己,日常负责巡视和检修线路杆塔。最难走的那段东海220千伏平竹线,全长近50公里,陈继祥常独自一人,背上5公斤重的设备,徒步爬过山脉、蹚过河流,4天走完全程,几乎整天呆在荒郊野外。

  导地线有没有悬挂异物?杆塔上有没有影响运行的缺陷?到2001年,陈继祥巡线里程已达1.99万公里,发现、消缺排除重大隐患97项,多次避免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

  过去检修、测试线路时需要断电,给群众带来很大不便。2002年,东海县供电公司决定组建带电作业班,领导找到陈继祥:“你作风过硬,业务技能强,来当班长吧。”

  带电作业危险性高,抢修任务重,且面临人手少、设备简陋的窘境,但陈继祥有股不服输的劲头。“他事事冲在最前头,220千伏等电位作业第一个上,10千伏绝缘服作业第一个操作,变电所内35千伏母线带电搭接第一个尝试,大伙都服他。”带电作业班成员李东风说起老班长一脸敬佩。

  多年来,陈继祥带领班组累计完成带电操作1.5万余次,为企业多供电量近3亿千瓦时。

  做个有心人,创新接地气

  工作之余,陈继祥坚持学习充电,书架上《钳工技术》《车床加工》《怎样识读〈机械制图〉新标准》等技术书籍摆得满满当当,学习笔记足有100多本。陈继祥几乎牺牲了所有的周末和节假日,全身心扑在发明创新上。

  2003年,陈继祥在参与500千伏输电线路验收工作中发现,因为空中导线的距离难以定位,导致安装分裂导线间隔棒的误差率特别高。“能不能制作一个自动在电线上‘跑’、并且知道‘跑’了多少距离的装置呢?”陈继祥琢磨开了。

  一次参观电线生产时,他注意到一种用于电线生产长度计数的装置。“就是它!”陈继祥有了灵感,立即购买材料行动起来,“捣鼓”两个多月,他的第一个发明——“四分裂导线间隔棒安装走线器”诞生了。

  国家电网东海县供电公司总经理伏祥运感慨地说:“以前架接线路安装间隔棒时,需要两个人在40米高空一前一后手拉皮尺测量距离,既不安全,又费时费力,还不准确。这个自动走线器可解决了大问题。”

  陈继祥的这个发明,填补了国内供电线路长度自动化测量的空白,被国家电网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

  2002年,陈继祥和工友作业时听对方随口抱怨:“太阳光这么强烈,这个电流检测仪显示的数字根本看不清啊。”他立马寻思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经过100多次试验,陈继祥成功设计出高压电流自动化检测与报警装置。

  陈继祥还陆续发明了倒落式扒杆施工工艺培训用模拟装置、一元钱线夹等38项设备及装置,全部被授予专利。

  职务发明,就要给大家用

  历年创新中,陈继祥没少往里贴钱,妻子薛洁给他记着账,大约有十几万元。可陈继祥对妻子说:“搞发明是我的爱好,更何况这些发明能利国利民,这些钱,花得值。”

  陈继祥的一些发明创造,推广价值很大。2010年,武汉一家公司看好他的创新产品,多次私下“开导”他一起合作,并声明“利润平分”。然而陈继祥不为所动:“我搞发明创造是为了让自己从事的这份工作更加安全、更有效率,让那些和我一样奋战在一线的电力员工受益,我不能因为个人的利益而损害国家、企业的利益。”

  2011年,东海电力公司成立了陈继祥创新工作室。2013年,工作室晋级为江苏省电力公司创新工作园,工作园不设门槛,只要对创新感兴趣,谁都可以加入。陈继祥把一身本领倾囊相授,先后有十多名公司青年员工加入到他的创新团队中。

  2002年进公司的徐建璋一直叫陈继祥“师傅”,工作室刚成立他就主动加入,现在也已取得3项专利成果。2016年,徐建璋在进行高压线检修时,感到从半空中的导线回到绝缘子上时很不方便,便想设计一款便携软梯。做到一半时碰到不少难题,一度想放弃。陈继祥主动开导,帮他在网上查阅资料、去市场比选材料、找平衡点……软梯终于设计成型,并且获得连云港市供电公司科技创新三等奖。

  在陈继祥的示范带动下,连云港同行业成立了近300余家创新小组、创新工作室和创新示范园,吸纳近1.3万名青年投入到创业创新大潮中。 本报记者 吉凤竹

标签:陈继祥;创新;发明;东海县供电公司;工作;草根;发明家;带电;作业班;电杆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