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下午,2018南京城墙保护与利用国际论坛在南京阅江楼开幕,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以及英、法、俄、韩、中等国的专家学者共60余人参加了论坛。作为南京名城会“城市遗产”板块的重要活动,此次论坛的议题之一就是邀请国际专家为南京领衔的“中国明清城墙”申遗号脉开方,出谋划策。
南京城墙始建于1366年,距今已有652年历史,是世界上现存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城市城墙。明清时期,全国一度筑有2000多座城池,留存至今的不足1%,南京城墙依山傍水而建,是中国礼教制度与自然相结合的典范,也是公元14世纪中下叶城市工程的集大成之作,不但是南京的城市名片,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贺云翱是中国明清城墙申遗文本的编撰者,他在论坛上说,从2006年南京、西安、荆州、兴城四座城市联合申遗以来,中国明清城墙申遗已经走过12个年头,2009年襄阳、台州、寿县和凤阳也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申遗预备名单,目前宣化、正定、长汀、开封、肇庆和歙县也申请加入,申遗单位形成了“8+6”模式。
“申遗城市增加并不是简单的‘捆绑式申遗’,而是全社会越来越珍视文化遗产、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遗产保护、公众对城墙遗产越来越关注的结果”,贺云翱说,“这些城市有都城、府城、县城等多种类型,能够全面反映中国6000年城墙建造史的成就,包含着人地关系、城市规划、交通控制、军事防御、城乡分界、景观塑造和建筑科技等丰富的文化遗产,同时它们都处于现代城市内,面临严峻的保护压力,这些都要求我们认识中国明清城墙的价值,给予特殊保护,加以呵护珍视。”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保护理论与哲学专业委员会及历史村镇专业委员会执委乔拉索拉表示,古城墙是冷兵器时代的防御设施,当年它通过阻碍实现对城市的保护,现代以来又因为阻碍而限制了城市扩张与发展,因此19世纪中叶西方也发生了大规模的拆城墙事件,但是现在,城墙作为文化遗产越来越成为一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那么对于南京城墙,它能在多大程度上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城市的景观,改善人居环境以及作为旅游资源,最终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和南京人情感的寄托,就是保护利用乃至申遗的大课题。
埃尔坎扬卡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世界遗产城市项目和历史城市景观项目协调人,她告诉记者,目前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城市景观超过100个,其中不少带有城墙,这些城墙不仅代表着过去的技术与记忆,也是文化和价值观的象征,这些无形的内容正是文化遗产最核心的内容。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因为城墙处于城市之中,城市发展与遗产保护比如交通、景观、天际线控制等方面的矛盾比较突出,如何做好平衡,使遗产保护增加社会福利,提高人们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是全球性的问题,也是南京城墙申遗面临的挑战。
“明代南京城有100万人,面积40平方千米,现在南京人口超过800万,面积超过1100平方千米,我们必须关注城市功能、社会结构、经济环境变化对城墙这样的历史景观带来的影响,把城墙保护融入社会发展的大格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杰对这样的话题有自己的思考,“在南京山水城林的格局中,城墙起到骨架和脉络的作用,因此保护和利用要跳出城墙本体,用城墙串联文化景观、历史文脉、生态廊道和城市功能区。”
在他看来,狮子山—小桃园、石头城、老城南、玄武湖等属于重要保护展示段,要突出城墙规模、历史等方面的鲜明特色,向世界各地旅游者及南京市民提供体验城墙文化的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以往城市建设占了约6.4公里的城墙本体,应逐步进行清理并在城墙和护城河之间建设绿地环通带;而对城西干道和城北等已经完全消失的城墙段落则可以用绿化和标识等方式进行模拟性展示……通过保护好、用得上、到得了、看得见这几种手段,把南京城墙变成城市空间中的核心公共空间,把割不断的乡愁变成南京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王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