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以“绿水文”为主要特征的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淮安以创建“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加强旅游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完善旅游载体,为全域旅游注入文化之魂,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前不久,淮安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域旅游发展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今后三年全域旅游发展新任务,强化多部门统筹协调、联合行动,以战略眼光迎接全域旅游澎湃春潮,以系统思维勾勒全域旅游魅力画卷,抢抓机遇、砥砺深耕,持续打响“游在淮安”品牌,加快把淮安打造成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
谋局“全域”,完善旅游载体
去年以来,围绕全域旅游发展新方向,淮安站在“全域”的高度统筹谋划,不断丰富完善旅游载体。他们围绕“一核两圈五板块”全域旅游发展格局,聚焦品质提升,聚力旅游富民,推动项目建设,加快产业融合。金湖、盱眙等5个县(区)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旅游发展,项目为王。近年来,淮安市加快建设运河旅游度假区、古淮河西游记文旅区、白马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等三大市级平台,同时加快推进盱眙天泉湖、美丽蒋坝、金湖水上森林等重点项目建设。旅游品牌打造捷报频传。2016年以来,涟水五岛湖旅游区、今世缘旅游区、金湖荷花荡景区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市7个县(区)均拥有国家4A级景区,运河旅游度假区、白马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创建通过省旅游局、住建厅、环保厅审核考评。
全域共建,全面发展。淮安着力推动旅游业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通过“美丽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旅游”“生态文明+旅游”“环境整治+旅游”“文化传承+旅游”等的融合,加速形成以沿黄河故道、沿洪泽湖古堰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以淮扬主题宴、洪泽湖三鲜、盱眙小龙虾等为串联的河湖美食产业链,开发旅游演艺、文化创意街区、文创旅游特色商品等文化旅游产品,以及洪泽温泉安养等康养度假产品,引领和带动旅游产业链拓伸、产业面延展。
开辟“心境”,铸造文化灵魂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淮安具有名人文化、红色文化、西游文化、运河文化以及淮扬菜文化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淮安坚持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不断推动淮安传统地域文化绽放新彩,抢抓江淮生态经济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和大运河文化带“一区两带”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挖掘淮安作为周恩来故里、吴承恩故乡和《西游记》创作地品牌优势以及作为“运河之都”的厚重历史,着力将文化元素注入旅游项目建设,深度厚植淮安作为重要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底蕴,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在推进全域旅游的过程中,淮安充分发挥“绿水文”的优势,将休闲文化和乡愁文化植入全域旅游项目的建设和规划中。以运河旅游度假区、白马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为代表的项目将休闲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而洪泽蒋坝河工小镇、盱眙天泉湖星空小镇、金湖荷韵小镇等旅游风情小镇则把人带入浓浓的乡愁之中。淮安着力打造的旅游产品“盱眙小龙虾”“洪泽湖大闸蟹”“金湖蒿茶”“淮安茶馓”“非遗蛋雕系列”“西游天团”等具有淮安特色的伴手礼则带有淮安的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烙印,更是吸引众多游客。
扬帆起航,从宏伟蓝图迈向现实画卷
举目已是千山绿,宜趁东风扬帆起。淮安市委市政府成立“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淮安市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淮安市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奖励办法》等文件,市委书记姚晓东分析了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形势机遇,指明了具有淮安鲜明特色的旅游业发展路径,部署了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具体举措。他表示,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其力已聚、其势已成、其时已至。全市上下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舍我其谁的担当品质,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努力把全域旅游的宏伟蓝图和美好愿景变成淮安大地上的现实画卷,为淮安谱写新时代崛起江淮精彩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淮安市市长蔡丽新强调,要立足“大淮安”视角,加快旅游全域化发展,全力唱响“水懂我心、自然淮安”的全域生态旅游品牌,要把旅游产业作为繁荣淮安的支柱产业、宜居淮安的绿色产业、安康淮安的富民产业、文明淮安的幸福产业来重点培育打造,实现旅游效益最大化,吹响淮安全域旅游蓬勃发展的集结号。
陈源 周绍华 朱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