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在江苏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成立会议上,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探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旧城保护与新城建设、维护传统风貌与改善人居环境更相协调、更好呈现历史文化名城独特的历史之美、灵魂之美。
突出特色,历史文化名城要护其魂
江苏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上走在了全国前列。省文物局原局长、文博研究员刘谨胜介绍,江苏是最早探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管理的省份之一,2001年就出台了《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近年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体系基本形成,名城保护专项资金保障能力大幅提高,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环境整治效果良好,保护规划实施监督管理也得到了加强。
苏州市吴都学会会长史建华表示,“今天,我们不仅要更加重视古城保护,还要进一步提高实施标准的认识。不能再是简单地复古,把建成几个仿古建筑和老街当作是名城保护,而应保护其灵魂,即保护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核心价值。”
历史文化名城灵魂何在?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名誉会长钱永波认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名城为载体的文化“写在地上”、呈现在人们面前,帮助人们认识到与历史伴生的是灿烂的文化,而不限于“纸上谈兵”。
彰显名城之魂并不容易,史建华认为,一些名城只是“有古的味道,但大同小异,没有把当地最优秀的历史阶段特征放进去,更没有把该地区建筑形态的精髓和文化脉络充分反映出来。”
纵观世界城市发展史,城市魅力主要取决于特色,但过往名城保护一些做法反而消弭了特色,甚至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刘谨胜说,以往部分地方重申报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致使城市、镇村整体风貌丧失,街巷空间被任意改变,历史格局完整性被破坏。
走出误区,打造文化名城IP
那么,什么才是科学的保护?尤其是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如何既保护好名城历史风貌与历史肌理,又能反哺而不是阻碍城市向前发展呢?
站在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角度,有人认为文物保护的对象最好少一些,南京市古都学会会长杨新华并不认同。他说,我国与英格兰面积相差73倍,但文物保护数量上英格兰登录建筑有50万处、保护区8000多处,我国各级文保单位总计10万处,保护区只有上百处。“南京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也仅有300余处,与南京2400多年建城历史和古都地位极不相称。”
另一种误区是“冻结式保护”。刘谨胜表示,目前一些传统街区和文物建筑内部物质环境已不适应现代生活需要,“冻结式保护”往往会导致区域现状越来越差。史建华也认为,社会在前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提高,时至今日更不能把保护和发展对立起来,应积极摸索一条保护和改造利用有机结合的路子,逐步形成良性互动。
省旅游局副局长詹庚庆说:“我们旅游行业有句话叫‘得IP者得天下’。旅游IP的核心要义就是文化,而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则是塑造旅游IP产品的基础。”
当前,我省有600多处旅游景区,其中约70%是文化遗产,1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以吴文化、六朝文化、楚汉文化、明文化和民国文化为主的景点是最受游客欢迎的旅游目的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江苏旅游最具吸引力的核心元素,为我省旅游业发展提供了独特的优势,是江苏旅游业发展的潜在成长点。”詹庚庆说。
在保护中更新,让名城历久弥新
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与未来城市功能升级相融合,从而让名城保护更新触及今古相融的更高标准,专家们从各自研究和实践出发描绘了路径。
保护首先应“心中有数”。杨新华介绍,南京市2005年就开展了资源普查工作并建立了完整数据库,规划、文物等主管部门可联网查询,并将普查成果运用于行政许可发放,实现前瞻性保护。“要有预见地尽早开展资源普查,实行保护名录和标志牌制度,为名城保护工作打好基础。”
许多专家认为,要发挥好专家作用和群众积极性。一方面,利用好专家荟萃的市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钱永波介绍,镇江名城研究会成立后,通过学术研究、应用研究和咨询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为城市美誉度提升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作出了贡献。另一方面,在名城保护改造中,要注意倾听群众特别是“原住民”意见,使他们参与到遗产保护政策制订的全过程,以减少阻力获得最多的支持。
文旅结合打造高品质旅游产品仍有巨大潜力可挖。詹庚庆认为,应当加强文化植入,创新旅游体验方式,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构建多维度的旅游体验方式,改变当前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古建筑旅游项目基本以静态展示为主的格局。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更新的项目运作不能简单化、过于市场化。”史建华表示,应遵循其特殊性、综合性的特点,将其当成一项古文物的修缮工程,一项关系百姓生活的民生工程,一项涉及市场繁荣且具有经济活力的工程,把项目做专、做精、做优,真正用系统性思维把控好项目的运作。
记者 陈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