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协同整合系统提升 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访省发改委主任李侃桢
2018-05-07 06:5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思想大解放 发展高质量

  对标审视厅局长访谈

  中国江苏网讯 “区域资源整合、区域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全球城市和区域竞合发展的大趋势。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先后提出三大板块、宁镇扬一体化、沿海开发、‘1+3’重点功能区等区域发展思路和举措,在实践中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但与硅谷、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相比,在区域协同发展、系统化提升方面还存在不足和整合空间。” 省发改委主任李侃桢坦言。

  李侃桢说,省委书记娄勤俭明确提出,从全局的角度、从更宽的视野、从更大的区域思考和研究如何整合调动各种资源,形成区域竞争力,实现发展新的跃升。这就需要我们潜心研究,切实强化系统性思维,突出整体性谋划,统筹考虑全省区域发展格局,打破行政区界限,大力推进跨区域整合资源,进一步强化创新功能、产业功能、城市功能、交通枢纽功能,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形成更强的区域竞争力,打造全国乃至全球具有影响力的增长极,助力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强化创新驱动,引领区域发展新格局。创新是区域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区域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核心。牢牢抓住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优势和机遇,加快整合创新资源,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增强自主谋划发展能力。“一是加快创新核心区建设。坚持把高新区作为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主阵地,按照‘一区一战略产业’要求,鼓励各地推动高端创新资源优先在创新核心区集聚。二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原始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建设新兴产业创新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加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与载体建设。支持南京江北新区、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未来网络、高效燃气轮机实验实施项目。加快建设双创示范基地,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迈上新台阶。” 李侃桢说。

  强化分工协作,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产业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是区域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关键。加快推进产业分工与合作,形成产业链双向合作,提升区域要素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产业升级和空间布局优化。李侃桢表示,一是加强区域合作与互动。发挥不同区域的特色和比较优势,加强南北产业合作,强化产业链优化整合。鼓励苏南地区“腾笼换鸟”,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低创新价值环节向苏北地区转移,形成产业链延伸;支持苏北地区发挥生态资源比较优势,为苏南地区提供生态产品和优质农副产品,形成产业链互补。二是共同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先进制造业优化布局调整,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等万亿级主导性产业集群,以及人工智能、下一代网络、纳米材料等千亿级先导性制造业产业集群,注重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良性互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三是实施品牌提升工程。支持具有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品牌的优势企业发展壮大,培育一批单项冠军、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支持企业产品更新迭代,推出一批质量好、附加值高的精品,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江苏品牌。

  强化城市群发展,提升区域发展竞争力。城市群是区域发展的主体形态,是区域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增长极。立足我省城镇密集、城镇化水平较高的现实基础,加快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密切城市间分工协作,加速汇聚人才、技术、信息等高端要素,以城市群为主体打造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载体。“着力增强苏南城市群辐射带动功能。科学谋划苏南城市群建设,打造现代化城市格局,提升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带动苏中地区跨江发展、融入苏南,实现城市之间联动发展。着力推进宁镇扬一体化发展,扎实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五个一体化’,发挥区域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作用。” 李侃桢说,加快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首位度。重点提升南京首位度,支持南京集聚科技、人才、交通等发展要素,聚力打造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提升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更好发挥带动周边、辐射全省的作用。加快推动苏州、无锡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城市能级,促进要素资源自由流动自主配置,形成网络化城市布局,提升区域发展带动力。切实增强苏北“一带一路”建设支撑作用。充分利用“一带一路”交汇点比较优势,进一步推进苏北地区整合优势、板块提升。支持连云港发挥“一带一路”重要支点作用,加快形成“一带一路”沿线物流人流资金流集聚枢纽。支持徐州产业转型发展,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增强资源要素集聚配置能力,提高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吸引力,强化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地位。

  强化基础设施连通,构筑畅达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综合交通体系是区域发展的先行条件,是区域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重要支撑。加快建设区域综合交通体系,补齐对内对外交通短板,进一步畅通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的快速交通联系。李侃桢表示,一方面加快补齐铁路建设发展短板。坚持“着眼长远、以我为主”的发展理念,以高铁建设为核心,以城际铁路为突破口,以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为补充,积极探索自主规划建设运营模式,重点建设沿江高速铁路环线、突破铁路过江瓶颈,提升苏北地区高速铁路通达率,着力推动“四网”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加快提升机场枢纽功能。注重发挥航空对放大区域开放和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支撑作用,构建全省“1+3+5”机场布局。进一步增强南京禄口机场对长三角区域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努力打造全国航空速递中心。做大做强无锡硕放机场,增加民航航班,加密国际航线,努力打造辐射更广区域的国际空港。支持淮安涟水机场建设,加强陆海空多式联运,努力打造东部沿海货运机场枢纽。 本报记者 宋晓华

标签:发展;区域;创新;产业;提升;城市;建设;加快;整合;质量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