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镗舞”回来了冷清山村热闹了 活态传承让“乡村记忆”成为“乡村产业”
2018-05-03 07:0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郑 焱 董超标  
1
听新闻

  乡村振兴,如何因地制宜,留住农村的文化记忆?句容市通过对乡村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培育,既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更打造出一批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一个现实样本。

  “镗舞”,穿越千年的乡村记忆

  4月18日下午,记者一到句容后白镇芦江村,就被当地村民热情地拉着去看“镗舞”。在喧天锣鼓中,头戴红巾、身穿白衣、红裤的村民,手握长镗行走阵法,表演各种武术与舞蹈招式。据介绍,阵法有梅花阵、月牙阵、草鞋阵、四门阵等,招式有单跳、钓鱼、怀中抱月、五龙盘颈等共30多个。

  镗舞的表演朴实而震撼。60多岁的农民张元坤介绍,“镗”形如长矛枪,是先祖们开创的从农具演变出的一种多刃兵器。以镗演练为核心,演变成每年正月十五的祭祖仪式,后由汉代良将张良完善,加以布阵,成为族人平时强身健体的文化娱乐活动“张家镗舞”。

  曾经的兵器,远离了金戈铁马。穿越千年岁月的“张家镗舞”,长期以来,只是族人的一项活动而已。张元坤说:“很长一段时间,没人重视,加上年轻人几乎全去城里了,镗舞在乡村差点销声匿迹了。”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出,在政府的着力推动扶持下,“镗舞”多次在村、镇大型活动上表演,还入选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在句容的大小节庆活动上,“镗舞”开始成为当地市民最为追捧的节目,本来后继乏人的传承人队伍也因此越来越壮大,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被吸引回来了。

  苏派养蜂,式微多年重新叫响

  幸运的不止是“镗舞”,传统手作、经典菜肴、风味小吃、地域特产等具有乡村记忆的特色产品,在句容一一被挖掘,曾经名噪一时的苏派养蜂,就是其中之一。

  4月19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延福村捧花蜂业专业合作社,29岁的彭航正在院子里摆放蜂箱。“因为太公与民国养蜂大王、苏派养蜂创始人华绎之的特殊关系,我们家族开始了养蜂,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彭航自豪道。

  苏派养蜂创立近百年,但多年来由于得不到相应的重视,从业者少,日渐式微。“我17岁从学校毕业后就跟着母亲开始养蜂,也是目前苏派蜂业的唯一传人。”

  与一般的养蜂者粗放式放养不同,苏派养蜂有着多项“独门秘笈”。仅以简单的蜂箱为例,绝大多数的养蜂者都是随意堆放。“你们看我这里,蜂箱呈一字形摆放。因为采蜜区主要在南边,这样摆放,蜜蜂可以直接向南飞,避免它们翻越后面北边的屋顶浪费采蜜时间。同时,南面没有遮挡物,它们飞回来时很容易找到自己的箱巢。如果飞进别的蜜蜂箱巢,就会打起来,不要说产蜜,还会造成大量伤亡。到野外尤其是在山区放蜂,摆放又有讲究了。如三面环山,蜂箱要呈品字形或圆形摆放,以减少风的影响,节省蜜蜂外出和回巢的时间。别小看这种简单的阵形,产蜜可比其它随意摆放的高出20%以上。”

  政府对乡村传统技艺的大力挖掘与培育,让彭航信心大振。他组织当地126户农民,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成为全省最大的蜂业基地。“不同地域的人喜好不同,不同身体素质的人适应性不同。”为了满足不同人群对蜂蜜品种的需求,他领着合作社社员,将放蜂分成东中西三条线,三线均从海南岛向北推进,每半个月向北推进200公里,止于内蒙古。“这样做的好处,能够赶上不同植物最旺盛的花期,提高20%蜂蜜的质量。”

  就这样,苏派养蜂的名气,在隐姓埋名几十年后,随着他们的脚步,重新叫响。目前,养蜂合作社正在办理外贸自营出口权。

  除了苏派养蜂,茅西臭干、二圣鱼头、丰之源梨等乡村美味,也让一度冷清的乡村,变得热闹起来。特别是句容全域旅游的兴旺,更给当地带来了人气和财富。后白镇宣传委员王伟说:“如今每天都有人专门从城里赶来,看传统技艺,品乡村特产。仅一个万成鱼庄,就凭着一道‘二圣鱼头’,光鱼头一年就要卖出上万尾。彭氏传统豆腐,更是一上摊就被抢购一空。”

  活态传承,乡村振兴新动能

  记者在采访中强烈感受到,乡村文化的保护与培育,对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有着重要的提振作用。特别是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已成为一个时代命题。

  有关专家认为,立足农村文化资源、创意转化农村文化资源,是活态传承我国农耕文化遗产,实现农村文化领域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组成。我省农村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对民间工艺、民间演艺、乡村民俗、特色农产品等农村文化资源,如何在挖掘扶持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创意转化、科技提升和市场运作,实现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表达,大有可为。

  记者 郑 焱 董超标

标签:养蜂;镗舞;乡村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