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洞悉世界的眼睛,照亮信仰的天空
“你洞悉世界的眼睛,是黑夜里耀眼的星星,光辉的思想温暖胸膛,种下的是不变的信仰……”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27日晚9点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开播即获得多方赞誉。
《马克思是对的》由中宣部理论局、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节目共有《你好,马克思》《洞悉世界的眼睛》《不朽的〈资本论〉》《解放全人类的胸怀》《千年思想家》5集,由专家学者、青年教师、在校学生等老中青三代参与,既有故事讲述,也有互动问答,在社科理论界和广大干部群众、青年学生中引发强烈反响。
“马克思不再只是书上的一张图片,他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变得丰富起来。”苏州大学2014级新闻专业学生何思说,“马克思几十年坚守、几十年实践、几十年如一日地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历程,浓缩在短短的几分钟里,让人感动、震撼!”
“伟人越看越亲切,经典越品越有味。”共青团南通市委书记王明昊说,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勾勒出一个有血有肉的马克思,其中既有忠贞的爱情、真挚的友情,也饱含革命救亡的澎湃激情,每一个细节都让人动容和难忘。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省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孙肖远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在于它的科学性,它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的道义力量在于它的革命性,它指明了无产阶级推翻一切剥削制度、争取全人类解放的道路。
“我们仍然处在马克思的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韩震说,马克思主义既是基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而提出的一种理论,也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一种反思与批判,马克思学说拥有深刻的哲学思辨力量,“每个时代都要理解马克思,每个年龄段都要学习马克思。”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实践是最硬的标准。”淮安市委讲师团团长杨静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都以事实证明“马克思是对的”。
如何用信仰点亮人生之路?这是看过对话节目之后,很多青年学生对自我的拷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2017级工商管理学研究生韩硕,曾赴广西一中学支教。他坦言,“支教一年,遇到过困难,甚至想放弃,但每当看到孩子们纯净而期盼的眼神,想到马克思能为人类谋幸福而放弃优越的生活,我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
河海大学2017级法学专业学生张紫姗勉励自己:“马克思让我感受到一个仰望星空者的高尚姿态和他自身散发的耀目光芒。不用害怕心会漂浮,不用害怕星辰会夺走你瞳孔里的光辉,我们真正怕的是深陷泥淖,不敢仰望,不敢憧憬,不敢越过黑暗去拥抱光明。”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刚寄语青年学子:“当下青年与新时代一道成长,时刻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责任使命。时代需要信仰,青年需要信仰,青年是祖国美好未来所在,必须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对话节目展示伟人‘凡人’的一面,让学生知道可以通过努力心向往之、行接近之。”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辅导员、青年思政老师汤乐认为,无论是实践开展还是理论课程,都要围绕一个本质问题,就是如何让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义、主流价值观的内容入脑入心,成为指导大学生学习成长的指南和力量之源。
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周嘉昕认为,正确理解并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从当代青年最切身最关注的问题出发,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以致用。再者,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开展教学宣传工作,必须利用新的传播方式,采用新的呈现方式。
理论要被群众所掌握,就要贴近心灵、走进百姓。杨静介绍,淮安市坚持“互联网+微传播”模式,用身边的榜样说话、析事、明理,让抽象的理论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上的人和事。“让宣讲团成员成为应用马克思主义的专家,宣讲基地成为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前沿,宣讲品牌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平台。”淮安市清江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蒋风云告诉记者,清江浦区将创建“四个宣讲品牌”,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系统化、品牌化,使马克思主义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记者 陈立民 杨 丽
通讯员 魏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