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成全国首个对网约车管控城市——出租车与网约车,融合发展是趋势
2018-04-21 06:3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4月19日,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联合发布通告:从4月21日零时起,南京市交通运输局暂停受理出租汽车(含网络预约出租汽车)新增运力许可事项,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暂停受理从事出租汽车客运服务新增车辆注册登记为营运性质的许可事项。未来传统出租车和网约车何去何从?专家表示,加快新旧产业融合是大势所趋。

  南京成首个对网约车管控城市

  4月17日晚,有关南京网约车“限牌”消息在网上疯传。一些网约车平台下的汽车租赁公司闻风而动,囤车抢注网约车资格。

  很快传言成真。4月21日零时起,南京暂停办理新增网约车许可事项,南京成为全国首个对网约车进行数量管控的城市。

  南京某租赁公司负责人表示,从4月18日起,到公司应聘、购车的驾驶员明显增加。业内人士透露,“限牌”前两天,南京成为国内购买网约车数量最多的城市。

  网约车“限牌”,有市民担忧,今后打车会不会变难?南京市民王栩说,平时早晚高峰,下雨、下雪天还是会遇到出租车选择性载客问题,如果网约车少了,打车重新变难怎么办?

  4月20日上午,记者在南京文体路叫了一辆网约车,车主王刚感叹“非常庆幸”,他驾驶着一辆行驶里程数不到1万公里的帕萨特,“我特意买了新车,是全职网约车司机,每个月收入大概一万多块钱。身边有朋友这两天急疯了,他可能马上开不了网约车了,不知道这次能不能申请成功。”

  有关专家称,如果对网约车长期“限牌”,显然违反市场竞争原则。南京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是暂停办理相关许可,不妨碍在适当时候恢复办理,维护市场预期稳定。

  竞争关键在于提高用户体验

  主管部门认为,部分网约车平台公司为抢占市场份额,使用无资质车辆及人员,采用高额双向补贴低于成本价等方式违规经营,破坏了出租汽车市场环境,也给城市交通秩序带来巨大压力。

  政府部门及时限制网约车数量,其实也是为了让整个市场向一个良性方向发展。而目前最需要的,是将无牌无证网约车清理出市场,还网约车和出租车市场一个公平公正的营运环境。

  滴滴和美团在南京的补贴之争也有了新变化。美团打车13日发布声明,称今后在南京将确保不低于成本价运营。同一天,滴滴出行宣布他们也已停止对用户发放补贴。

  美团打车相关负责人介绍,停止发放补贴之后,美团打车将依托美团综合业务优势,形成出行场景的串联,采取更加综合的营销活动。

  但记者发现,3-5元不等,不同性质的优惠、赞助在不同出行平台仍然存在。两家出行平台透露,停止发放用户端补贴,在短期内并不等同于“零优惠”。

  如何走高质量的网约车发展路线?“需要更加注重安全、体验和效率的发展。”滴滴出行相关负责人说,单纯通过烧钱的恶性竞争违背市场规律是行不通的,应该通过创新为车主和乘客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提升安全、体验和效率上,做真正创造用户价值的事情。

  记者最近了解到,在网约车冲击下,南京出租车司机外流严重,已有3000多辆出租车退车。

  “这和美团滴滴此前的价格战有关,自己没受伤,却意外伤害了传统出租车的发展。”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朱巍认为,补贴大战不值得提倡,另外,网约车取代部分出租车其实问题不大,新旧产业必然会产生矛盾,关键在于如何处理。

  两相融合释放发展潜能

  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南京全市巡游出租汽车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的运力规模已达3万余辆,日均业务量达近100万单。

  4月20日,南京市客管处办公室副主任许兵介绍,截至4月18日,南京共有20000余辆车进行网约车预审,有13025辆车取得网约车运输证;共有50478人报名申请参加网约车驾驶员考试,20227人考试合格并领取证件。

  省交通运输厅运管局工作人员说,截至目前,全省许可网约车平台公司分公司有46家、网约车车辆28048辆,有40366人通过考试获得网约车驾驶员证。

  业内专家认为,传统出租车转型和网约车发展并不矛盾。

  “网约车是技术进步的方向,方便乘客,也节约车辆运行成本,符合市场要求。”省社科院田伯平研究员表示,网约车与传统出租车的矛盾实质是管理体制跟不上,政府管出租车的重点应该是促进安全和服务水平提高,车辆多少与市场供需平衡应该主要由市场调节,市场供需有波动是很正常的。出租车作为半公共产品,可以适当开放市场,鼓励行业内适度竞争,促进出租车行业积极运用先进技术,更好地服务。

  “开放、融合是未来的趋势,毕竟用户的习惯已经形成了。”朱巍说,加快新旧产业融合,第一步可以通过后台把出租车、网约车等数据进行合并,将出租车纳入整个互联网出行体系之中,一旦那样,所有轿车按照大数据方式来派单,出租车的优势就会显现出来。第二步是资本流动,比如网约车平台和出租车公司进行合作,共同把市场做大做强。最后再融合纳入监管,从技术、制度、管理层面去一步步入手,“新旧产业融合并不可怕,矛盾最激烈的地方往往最容易产生新的发展潜能。”

  本报记者 梅剑飞

标签:网约;出租车;市场;发展;南京;4月;融合;出行;趋势;限牌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