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论】多措并举破解用工荒
2018-04-18 06:4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刘庆传  
1
听新闻

  记者日前调查发现,盐城市盐都区等传统的劳务输出地区,近年来出现了“用工荒”“招工难”等现象。为了招到工人,一些地方甚至不得不向镇、村下任务。

  传统劳务输出地区出现“用工荒”,并非一天两天了。早在两三年前,国家有关部门就表示,我国“用工荒”出现几个特点:一是“用工荒”和“找工难”并存,结构性矛盾突出;二是“用工荒”从沿海延伸到中西部地区等传统劳务输出地区;三是由“春季荒”扩展为“季季荒”“全年荒”;四是技能型人才“用工荒”尤为突出。几年下来,“用工荒”问题非但没有缓解,反倒有蔓延和加重的趋势,由此提醒有关部门,对“用工荒”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要破解“用工荒”,必先认识“用工荒”。从江苏看,“用工荒”在苏北出现,说明苏北产业上来了、经济上来了,这是我省多年来致力于苏北振兴的结果。从全国看,“用工荒”也是“人口红利”翻过拐点后产生的必然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持续扩大,1978年为5.62亿,2011年跨过10亿,2013年达到峰值10.06亿后开始缓慢下滑。经济在增长,劳动人口却没有增加,劳动力自然日渐“金贵”。就目前看,“招工难”和“找工难”依然像一对孪生兄弟,凸显了劳动人口的学历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等与经济、产业结构不相吻合的现实。进一步深入分析,还不难发现,一些地区出现“用工荒”,还因为工人得到的收入、享受的福利,与他们付出的劳动强度、时间、精力等代价不相匹配。一些产业的工人劳动强度大、时间长、收入有限还难以照料家庭,让他们不得不选择其它行业。从某种程度上说,“用工荒”也是“工资荒”“权益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从根本上破解“用工荒”问题,必须多措并举加以应对。其一,“招工难”“找工难”之所以并存,信息不畅、沟通不便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可借助互联网等现代化传播手段,让供需双方的真实需求以最快捷、最节省、效率最高的方式加以呈现。比如,在省级层面建设一个公共、公益的交易平台,让招工找工的双方能进行无障碍沟通,自然有助于“两难”问题的缓解。其二,针对技能型工人短缺而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的现实,及时调整教育结构,发展高职教育,促进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相适应。政府在制定有关支持与补贴政策时,要向职业技术教育倾斜,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公众改变轻视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其三,“用工荒”的核心还在于一些企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效益不高,利润有限,付不起高工资。因此,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向附加值更高的高端产业或产业链高端环节攀升,不断提升企业效益,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江苏是制造业大省,制造业企业多,用工量大,另一方面,江苏也是重要的劳动力提供地、著名的教育大省,是各地人才的向往之地。如果对“用工荒”问题能足够重视,找准发力点多举用力,相信“用工荒”问题一定会得到有效解决。

标签:招工;劳务输出;苏北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