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如何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五个振兴:即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本报记者近日分赴大江南北,走进田间地头,观察农业新变化,对话农民新理念,感受农村新气象。今起推出“走乡村、看振兴”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茅山脚下,句容市天王镇唐陵村的万亩花木发新枝;潘安湖畔,生态改造后的贾汪新村引来八方客;曹山景区,一条七彩公路串联起溧阳百余个农舍村落……春暖花开,记者行走在江苏各地的乡间,感受美丽田园景致,倾听乡亲们讲述美好生活,见证良好生态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塌陷地蝶变碧水湖,
七彩路描绘绿画卷
春风花草香,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7000亩水面碧波荡漾。一车车游客涌来,让家住湖边潘安村的李海良满心欢喜。3年前,在南京飘了12年的他,回到家乡开饭店,并卖起雕塑,生意不孬。“村里不变好,我也不回来。”李海良指着村头由他创作的潘安雕像笑言,再也不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现在的乡村新貌就像美男子。
曾几何时,潘安村被煤矿包围,5000亩村庄塌陷,不得不整村搬迁。如今,家家住上二层小楼,天然气和自来水样样通,原来的塌陷区也变成景观绿地和潘安湖的一部分。“这里是天然氧吧,来个深呼吸,没问题!”潘安村党总支书记王伟不住地夸,家乡变化大。
人在景中走,如在画中游。溧阳有条一号公路,其两侧步道呈现红、黄、蓝等7种色彩,映衬着山间绿植。这条去年11月建成的七彩路,贯穿全市31个行政村、133个自然村和220多个乡村旅游景点,连通曹山、瓦屋山等交通不便的丘陵地带,让美丽乡村串珠成链,难怪不少当地人说,“溧阳这么美,何必去远方”。
从苏北到苏南,田园风光处处惊艳。在沛县大沙河沿岸,河滩地上遍布家庭农场,全新打造出春季赏花、夏季避暑、秋季采果、四季有景的乡村观光农业带;在句容市天王镇唐陵村,上万亩花木扮靓了这个“江苏最美乡村”,村党委书记刘树安直言,从过去七成土地抛荒长草到如今花木成田,他们真正体会到“水美乡村,乐享自然”。
生态振兴,江苏已是绿色满园。“十二五”以来,我省建设千余个省级美丽宜居村庄和万余个市级美丽宜居村庄。去年,江苏对45个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今年还将分两批再启动75个,计划到2022年创建500个。
抽水马桶请进门,
乡村配套不输城里人
乡村之美,不只在于种花养草,老乡们更期盼拥有完善的生活配套。自来水和天然气通不通?污水和垃圾如何处理?有没有休闲活动的场所?这些家常事、身边事,正是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
“蹲坑?都是老黄历啦。我们的设施,不输城里人。”50岁的铜山区棠张镇沙庄村农民吴学峰很感慨,蹲了一辈子旱厕,今年在家用上了水冲厕所。去年12月,村里铺设4公里污水管网,让280多户居民完成了“旱改厕”,曾经无人问津的抽水马桶,一下子成了紧俏货。走在村里,3所按照统一标准修建的公厕很是惹眼,一场“厕所革命”让乡亲们“方便”更方便。
抽水马桶请进门,分类垃圾请出门。在沙庄村的有机垃圾处理中心,记者看到,一台发酵处置机器正开足马力运转,每天最多“吃”掉500公斤有机垃圾。运营该项目的江苏舒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峰介绍,这些收集来的菜叶、果皮等,只用24小时就能变成上百公斤有机肥。村里为了促进大家对垃圾分类,推行积分奖励制度,还推广宣传“分类口诀”,效果很好。“过去能不乱扔垃圾就不错了,现在八成村民能分好类,实现了‘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沙庄村党支部书记吴学允说。
盯住顽疾,补齐短板,美丽村庄才能既有“面子”,更有“里子”。省政府去年印发的《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改善公共服务: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完善供电、通信、污水垃圾处理、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适当增加旅游、休闲、停车等服务设施。
不仅乡村生态美,更要乡亲生活好,江苏各地聚焦农村公共服务,全面发力。宜兴市万石镇余庄村,铺浇水泥道路6万平方米,疏浚河道13.5公里,村民改水改厕率达98.5%;溧阳市别桥镇塘马村与专业公司进行股份制合作,通过专业化运作,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宿迁市耿车镇大众村铺设雨屋管道3.2公里,扩建村庄及景观道路8.4公里,改造强电线路1.2公里,村长王加银说,过去这个以加工废塑料为主的“垃圾村”,如今是村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百年老树留乡愁,
乡土风情不能丢
老街雨巷,丝竹悠扬,溧阳市戴埠镇蛀竹棵村是藏在南山深处的世外桃源。几年前,村庄在建设时曾请来规划团队,结果设计图一出,大家傻了眼:大草坪、大公园,老村变成了城市模样。不行!于是,年过六旬的周志清“出了山”,曾做了多年水利工作的他,是当地的一名乡村工匠。在溧阳,他的“同行”还有9人。
“乡村建设不能一味追求城市化,更不能大拆大建,建得像小区一样,要尊重乡土,天人合一。”周志清推翻了之前的设计理念,自己手绘了一张规划图。他的想法变成了现实:在蛀竹棵村,一棵500岁枫杨树,无声讲述着小村的历史;树下,一条涧河穿村而过,塘边也成了村民们淘米洗菜的码头;村里还留下仅有的三四亩蛀竹林,让大家记得村庄名字的由来。
留得住乡愁,才能吟唱动人的田园牧歌。贾汪区马庄村党委书记孟国栋表示,如何处理好新与旧、快与慢、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是乡村振兴的难点,也是发力点。“马庄坚守文化立村30年,保留下人文和历史风貌,才让乡村有了根与魂。”
“根据不同地区和乡村的个性特色,注重保护乡村传统肌理、空间形态和传统建筑,做好重要空间、建筑和景观设计,深挖历史古韵,传承乡土文脉,形成特色风貌。”省政府已提出明确要求。专家调研后指出,这正是一条符合乡村发展与振兴的新路,挖掘了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保护了乡村社会价值体系和集体情感记忆,重构了充满文化内涵的精神家园。
本报记者 刘宏奇 蔡 炜 董超标
徐明泽 王世停 马 薇 王 岩 徐 超
贲 腾 万小珍 许珵珵 联合采访
执 笔 王 岩 刘宏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