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江苏要闻 > 正文

空置宅基地,“沉睡”资产待唤醒

农房空置率35%,有偿出让惠及农民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8-03-18 06:59:00

  新华调查

  3月12日下午,盱眙县官滩镇霍山村一片新复垦整治的农田前,村会计葛怀刚对记者介绍说:“这块连片农田有3100多亩,沟渠道路、养龙虾用的田边深沟刚弄好,再过一阵就可以放水投放龙虾苗、栽插水稻秧苗了。”

  去年5月起,盱眙县开展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试点,霍山村是首批试点村之一,全村有640户农户自愿参与,涉及宅基地面积共1100多亩,平均每户拿到补偿款12.34万元。

  霍山村军西组农民崔风广是个农机手,他向记者透露:“绝大多数村民平时都居住在城里、镇上或者村民集中居住点,这里留下的房子基本上都是上世纪90年代建的瓦房,百分之七八十空置,日益破旧,有的甚至成了危房,县里征求有偿退出意见时,98%的农户都表示愿意参与。我在2005年就搬到了村里统一规划、交通方便、配套设施完善的村民集中居住点,这次退出的宅基地涉及面积800多平方米,包括破旧的老瓦房以及房前屋后的竹园、菜地,有偿退出等于让我白得了17万元钱。”

  盱眙县委农工部部长陈渐垒介绍,他们在调查中发现,全县农村住房有近40%是空关房和半空关房,住房和土地资产的闲置、浪费现象极为严重,县里提出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改革试点方案后,得到基层政府和广大农民的积极响应。

  在有偿退出改革试点中,盱眙县注意坚持几项原则:第一是农民自愿、依法推进。实施前首先征求村民意愿,全村85%以上农户同意后方可实施,少数不愿参与的农户宅基地及房屋保留不动;二是退出跟房子安置、土地整治、产业规划结合起来,农民可以自主选择拿补偿款或拿安置房;三是妥善处理好特殊情况。对建不起买不起房的五保户、低保户等经济特别困难农户,在村民集中居住点自建或购房时给予优惠和补贴、分期付款、无偿居住等。对少数建造年代新质量好的楼房,收购下来后用作新型经营主体的农业用房如农机库、农产品加工储藏设施或用作观光休闲农业用房。

  有偿退出具体由县国有企业天源水务公司负责操作。农民退出宅基地,天源水务公司提供补偿,标准为1.7万元—2万元/亩,其中不少于70%的费用支付给农户,其余给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退出后不再享有原宅基地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承包管理权和林权等,这些权利收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统一经营管理。退出宅基地上的房屋由具备资质的房地产评估公司评估后,另外给予补偿。退出后腾出的土地,由公司负责平整复垦成耕地后,经上级国土部门验收批准,到有关交易市场转让出售土地使用指标,每亩可得到30万元—50万元的收入,企业扣除各种成本外,所获收益继续用于农村土地整治。县里还出台奖励政策,镇里每完成1亩农村宅基地的退出和复垦,进入建设用地指标储备库,县里奖励3万元。

  实施农村空置宅基地有偿退出,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葛怀刚给记者算了一笔村级得到的收益账:农民宅基地退出补偿款30%归集体所得,每亩可得5100元,全村去年退出共1100亩,村级共获得561万元的一次性收入。宅基地整治复垦后,土地面积多出近500亩,加上原来的1100亩共计1600亩,公司把耕地经营权交给村里,按每年每亩租赁费800元计算,村里每年可得到120多万元稳定收入。

  霍山村原来是“省定经济薄弱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仅5万元,累计负债77万元,如今一下子摘掉“薄弱村”帽子。至于农民,除了获得一次性补偿款外,退出宅基地后能专心外出务工,承包地流转给他人种植,可以得到租金。村里复垦整治土地租赁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要求优先雇佣本地农民,村民又可得到一笔务工收入。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取得土地租赁等经营收益,农户还可得到会员分红。

  陈渐垒说,这项改革试点去年进展十分顺利,今年盱眙县准备全面推开,并列为县政府今年十大富民工程的第一个工程,计划退出农户1万户左右,同步推进土地整治面积10万亩左右,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20万亩左右。

  随着城乡一体化加快发展,很多农民跳出“农门”向城市转移,村庄“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据调查统计,全国乡村农房空置率大概在15%左右,江苏更高,平均达35%左右,有的地区甚至超过50%。长期从事农业产业经济和农业政策等“三农”软科学研究的省农科院农经所所长朱方林,对盱眙的这一改革探索十分关注,多次前去调研和指导。他说,中央近年来多次就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同地同权同价入市改革、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改革发出号召,并在有关省市开展试点。他算了一笔账:我省乡村人口2581万人,乡村人均居住面积55平方米,总面积14.2亿平方米,按空置率35%测算,闲置农房面积近5亿平方米,按30%建筑密度推算,农村闲置农房面积所占用的农村宅基地面积近248万亩。

  如何唤醒这笔“沉睡”的庞大资产,并将改革发展红利释放到乡村振兴建设中?朱方林介绍说,近10年来,我省各地均在积极探索。如,苏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采取的“三集中三置换”做法,泗洪采取的“三集中”做法等。这几年又出现了一些新模式,比如南京江宁汤山温泉小镇探索农房合作社,无锡惠山区和苏州张家港市探索田园综合体。盱眙县的改革则为经济薄弱村找到了一条快速持久脱贫致富的有效路径。

  本报记者 邹建丰

标签:

责任编辑:王迅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