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江苏要闻 > 正文

新华时论|莫让百姓 “痛点问题”无解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杨 丽   2018-02-28 07:08:00
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总局日前联合印发通知,全面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坚决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有安全隐患、无证无照、应试倾向、超纲教学”等人们反映最强烈的6类突出问题。根源在于校外培训机构提前灌输、培训学生的应试技巧,由此形成一种“剧场效应” ,让家长担心焦虑:倘若不从众,自家孩子就可能在竞争中被排斥出局。四部门此番对症下药,要求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中出现的“超纲教学” “提前教学” “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同时也要看到,痛点问题的形成也是一个由小变大、不断发酵的过程,相关部门应尽早作为,努力把痛点问题解决在未痛之时。

  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总局日前联合印发通知,全面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坚决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有安全隐患、无证无照、应试倾向、超纲教学”等人们反映最强烈的6类突出问题。

  校外补课加重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与“减负”初衷背道而驰,其高昂费用也加重了不少家庭的经济负担。其实,除了校外培训乱象,看病难、看病贵、房价高、上学难、交通拥堵……许多比较突出的痛点问题由来已久,百姓对此呼声强烈。但由于涉及利益盘根错节,治理不及时、力度不到位,以致“久病难医”,甚至一些管理部门都慨叹“无解”。

  解决痛点问题,有为才能有解,关键在于切中要害。分析清楚痛点到底痛在哪里,才能精准施策。就拿治理校外培训班来说,家长为何纷纷盲从给孩子报一个又一个班?根源在于校外培训机构提前灌输、培训学生的应试技巧,由此形成一种“剧场效应”,让家长担心焦虑:倘若不从众,自家孩子就可能在竞争中被排斥出局。四部门此番对症下药,要求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中出现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这也说明,解决痛点不能隔靴搔痒,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否则三令五申也难以奏效。

  解决痛点问题,需要执行到位。一些看上去很好的举措“雷声大雨点小”,执行不到位,最后往往成了一纸空文,蚕食政府部门公信力。深究起来,这是因为痛点问题涉及面广、关联部门多,反而形成“谁都可管,谁都不管”的局面。这也提醒相关部门,要善于“合纵连横”组团作战,形成常态化机制,让政策和行动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解决痛点问题,需要举全社会之力。整治校外培训机构,除了相关部门主动出击,也需要制度侧、学校侧、家长侧发挥各自作用,形成合力。

  痛点问题背后是百姓的期盼,也凸显管理的短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根除痛点尤其需要决心和毅力。同时也要看到,痛点问题的形成也是一个由小变大、不断发酵的过程,相关部门应尽早作为,努力把痛点问题解决在未痛之时。

标签:相关部门;校外培训机构;应试;教学;治理;安全隐患;工商总局;民政部;排查;家长

责任编辑:苗津伟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