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有资格举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高等学校名单及运动项目”,共计279所高校、28个项目。足球项目招生高校由2017年的77所,增加到2018年的152所,增幅近100%。
其中,今年招收足球项目的江苏高校包括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等12所,和去年相比也增加了5所。教育部还提出,到2025年,校园足球高水平试点校力争达到200所。为更多踢足球的孩子打通升学上升通道,未来“踢好球上好大学”或许不再是梦。
青少年足球人口将快速增长
河海大学商学院大四学生张戌是校足球队成员,曾经和校足球队两夺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总决赛亚军。高中时,他就读于河南省郑州市第九中学,这是一所老牌的足球名校。在高考竞争十分激烈的河南省,通过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他考取了河海大学。“我从五六年级开始跟着当地的一名老教练训练。通过踢球,无论是小升初、初升高还是考大学,我都获得了升学的便利和政策支持。”张戌说,他身边不少同学都在升学途中选择了放弃踢球,而自己能够坚持下来,是一种“幸运”。
而如今,这种“幸运”对于喜欢踢球的孩子而言,有了更多的期盼和保障。校园足球推广3年多来,足球人口正在迅速扩大。而“踢好球上好大学”已成为广大中小学校、师生、校长乃至家长的追求。
“目前,江苏有1383所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南京市雨花台区等6个县(市、区)被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市、区)。江苏省教育厅和江苏省体育局还确定了13个江苏省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市、区),135所幼儿园被命名为江苏省足球特色幼儿园。”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江苏已实现大中小学幼儿园各年龄段人口全覆盖,形成国家、省级校园足球试点县(市、区)和国家、省级、市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发展格局,示范引领效应初步显现。
另一方面,随着校园足球的广泛开展,我国的青少年足球人口在未来几年将呈现井喷式的增长。“我们和教育部门有一个共识,高校是校园足球发展的龙头。”江苏省足协秘书长林峰说,校园足球对于中国足球国家成绩来说短期很难有大的影响,但一方面校园足球发展的轰轰烈烈,而高校的升学通道却没有打通,那么今后校园足球即将面临的是“无处可去”的困境。“优秀足球人才的上升通道如果解决不好,将极大地阻碍校园足球甚至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一旦通道打不开,校园足球的理念就会受到质疑。”
踢足球和文化学习,不可偏废
在江苏的足球特色学校南京雨花台中学,大约有六成学生都掌握了足球的基本技巧,此外学校还开设了足球操、足球文化教育等相关校本课程。“我们学校从1999年开始发展校园足球,从起步到坎坷坚守,再到今天的‘形势一片大好’,见证了中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全过程。”江苏省中学生足球协会主席、南京雨花台中学校长穆耕森告诉记者,经过长期积淀,目前学校从初一到高三,足球项目达到一定水平的有100来人,达到较高水平即二级运动员的有20人左右,“这些学生的升学出口越来越好,随着开展校园足球的高校数量增加,相信会有更多的学生能够升入名校求学。”
校园足球开展以来,如何解决好学习与训练的矛盾,一直是很多家长、校长以及社会人士担心的问题。“踢球时间多了,学习时间少了,文化课可能会一定程度受到影响,但只要适度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会影响孩子的前途。”穆耕森举例说,南京雨花台中学历来坚持校园足球“两条腿”走路,即专业技能与文化学习共同发展:对因外出比赛耽误课程的队员进行集中补习,力争每一名队员在文化课上不掉队;对进入高中阶段基础薄弱的起始年级队员,采用灵活的“先集中后分散”的授课模式,即先小班化集中补习再编入自然班级,解决了教练员日常训练比赛的后顾之忧,也得到了学生及其家长的认可。
打通升学通道,让对足球有热情的学生能够踢球、学习“两手抓”,除了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利好,对于中国足球的改革发展,也有更多深远影响。“一直以来,我们传统的竞技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是非常集中的一种模式。到了初中就要把大家集中到专业体校或者足校,基本上脱离了文化学习,这其实对运动员的成长,特别是他走上职业道路的潜力发展并不是太有利。”林峰说,到了高水平的赛场上,就需要更多的脑力和阅读比赛的能力,没有文化素质的培养,不可能培养出适合现代足球理念的球员。
“我们的孩子走上职业化道路过早,而像欧洲和日本,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踢球不错,学习也不错,可以选择不过早地走上职业道路。他可以在大学校队踢几年,甚至是拿了全国大学生联赛冠军后被某个俱乐部看中,才真正走上职业球员的道路。”林峰说,有了校园足球的金字塔塔基建设,未来足球人才培养可以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竞技体育专业人才和俱乐部精英梯队模式,我们的大学生足球联赛,也应该能够培养出能进入到职业队的足球人才。
激发更多学生参与体育活动
近些年,江苏着手建立完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尤其是在去年举办了覆盖全省50余所高校的主客场制江苏省大学生城市足球联赛,大大促进了高校对于足球人才的渴望。江苏省足协秘书长林峰说,随着赛制规程的变化,让不少高校希望能够至少招收到几个足球水平比较高的学生来提升成绩。“通过这个杠杆来调节,促进那些还没有纳入到足球项目招生的高校,在高考招生时也能够优先考虑有足球特长的学生。”
不少专家和业内人士也呼吁,更多的高校能够进入到招收足球高水平运动员的队伍中去,从而激发更多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现在不少高校都在抢高水平的足球尖子,踢足球的孩子成了‘香饽饽’。”河海大学足球队教练汤波说,随着大学联赛的广泛开展,几乎每个学校都要建立起一支一定水平的足球队,目前的足球尖子人才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大家都在抢,这无形中也会让更多的中小学校长们和家长支持孩子练足球。”
在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看来,校园足球打通升学通道,既有益于校园足球的发展,也有益于激发更多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技术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动商”水平。王宗平解释,动商即运动商数,主要包括运动素质、运动意识、运动机能,是人类挖掘、发挥运动天赋和运动潜能的能力。“我国青少年‘动商’有待提高。现在很多孩子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日常运动量严重不足,耐力和力量成为最突出的短板。我们调研发现,目前初中男生一半以上无法完成一个标准的引体向上,豆芽菜、小胖墩等体形的孩子越来越多。”
“目前招收足球项目学校只有152所,每所学校平均11个左右的足球招生名额,每年能招收的高水平足球运动员不会超过1700人,远远不能满足2万所足球特色学校培养的青少年足球人口的需求。”王宗平说,根据统计,每年高考真正通过体育专业上学的人数占总人数不足1% ,“建议在未来的高考制度改革中,也能够加大对体育项目的侧重,将体育纳入到选考科目中,从而选拔出文化素质高、身体素质好的全面人才。”
记者 王拓 实习生 严红兰